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节  (第2/2页)
你最近做的诗呢。”    白和尚一会自称贫僧一会自称我,大家都习惯了。    估计他也没从身份中转换过来。    但他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偏偏蔡丰岚也点头:“是啊,纪元的诗做的很好,我可以证明。”    纪元算是明白了。    现在场上的人分两种。    一种是确信他诗做得很好的人,比如蔡丰岚,或者知道三年前乡试舞弊案详情的人。    比如蔡丰岚,或者连学政也“知道”?    毕竟学政在建孟府府学已经五六年了,三年前他绝对在,肯定也听过那首竹石。    三年过去了,大家怎么还没忘了这茬!    还有一种是不知道三年前的情况,只是对他有所耳闻,听前者说起过,自然引起好奇。    白和尚还有知府应该就是这一类。    纪元微微摇头:“我哪还有本事,时间都用在写文章上了。”    这是大实话,纪元半点没有作伪。    白和尚可惜道:“可惜了,以后必然要捡起来啊。”    蔡丰岚也点头:“不好技艺荒废。”    他们说着,知府竟然惊奇道:“这是纪元三年前做的诗?那时候不过八岁吧,真是天赋异禀!”    纪元脸皮一僵。    很好。    知府现在也知道了。    知府不仅知道,看向纪元的眼神也变得更加不同。    所以又有人开口:“纪元,你在府试的诗怎么写的,背一背吧,好让我们都学习学习。”    开口的人继续道:“当年我同你夫子黄举人一同中举,你也可以喊我一句张夫子的。”    “当时黄举人对你赞不绝口,之后信中也屡屡提起,果真是不同凡响,他要是知道你中了小三元,绝对会很高兴的。”    之前说,一起考试的可以叫同年。    这位张夫子跟他蒙师好友黄举人便是同年。    两人因同年的情分,把自己也认作学生,不得不感慨科举关系网的厉害之处。    纪元只得起身,恭敬道:“黄夫子与我蒙师恩师赵夫子关系极好,想来他也知道了。”    “学生如今不过考中生员,实在不好在夫子,老师们,面前献丑。”    知府越发满意眼前的小孩,笑着道:“不用怕,不过是首诗,念出来吧。”    反而是点名让纪元做第一的学政迟迟没吭声。    他自然知道纪元做的一手好诗,甚至连那首汤圆诗也知道。    所以府试看卷子的时候,他还特意多看了两眼那首赋得体。    怎么说呢。    也并非毫无灵气,说的上一句中规中矩。    但跟之前的比,那是完全不同。    学政开口道:“不提府试的诗了,那都是赋得体,言辞过关即可。”    纪元心 里一松,还好还好,学政看来知道他现在的水平了。    谁料对方话锋一转:“不如现在做一首吧,方才不都在做盛夏诗,你也来一首。”    在场人无不期盼。    不少人口口相传,已经知道纪元八岁的诗句有多厉害。    看着众人期盼的目光。    纪元狠狠心,干脆道:“要不然还是背府试时写的吧,学生的水平如何,大家也能知晓。”    在当场作诗跟背之前诗句两者间,纪元干脆选了后者!    “欲得儿孙孝,无过教及身。    一朝千度打,有罪更须嗔。    欲得儿孙兴,以德立正心。    怜子不丈夫,包庇祸无穷。”    纪元说完,在场人顿了顿。    怎么说呢。    这首诗在赋得体里,也算还行,就是意思太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