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节  (第2/2页)
城里到处搜寻,却只找到六袋。    于是干脆又去找了玉米面荞麦面加起来也有两百斤,一共装了十二个袋子,全部整整齐齐的堆放在人力三轮车上。    这也是姜棠慢慢摸索发现的,她称之为意念转移功能。    意思就是只要是在系统空间呢,她可以用自己的意念去搬运物品。    比方说,想着要让一袋米装到三轮车上,那袋米自然会“嗖”地一下飞过去。    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把这么多的米扛到三轮车上,怕不是要折煞了她的小命。    正好那些粮食需要运输的工具,所以等到常武墨赶到跟媳妇约定的地点时,看到的是坐在人力三轮车上的姜棠。    他简直是惊呆了,其实来的时候常武墨还有些忐忑不安,同时也是十分愧疚的。    难得的媳妇请他帮忙办一件事,可他却做不好。    只需要装几百斤的米,根本就不用出动运输队载重几吨的大货车,而且是在县城内那些大货车也不能随便开出去的。    小一点的车型,运输队也不是没有,而且这才刚过年大部分司机都在休假车子也都在运输队的大院中停放着。    可是等他去找队长批条子,想要借运输队的车开出去,半天就还回来。    队长本来是同意了的,就在这个时候姜爱国突然也来到了运输队,而且刚好知道了这件事。    结果呢,居然不顾同村情谊直接让队长拒绝了这件事。    “小常,我这也是为你好,你这样做是违反了队里的规定的。毕竟我们是一个村出来的,我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犯错是不是?”    还真是,说的比唱的好听,可常武墨却不能据理力争还只能跟对方道歉。    并且主动向队长坦诚,是自己的思想出了问题,不应该想着要借用公家的东西。    当然,明面的规定是不允许,但是私下里运输队谁敢拍胸|脯保证自己没借过车子干私事?    姜爱国这样大张旗鼓的行事,得罪的可不是常武墨一个人,以后别人要这么做的时候也得掂量一下行不行了。    常武墨不知道姜爱国为什么要做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也没时间考虑那么多,只能急切的先去与媳妇汇合。    他当然不知道,姜爱国存心的。    那样做对他姜爱国是没好处,可是姜爱国总觉得常武墨是在密谋什么诡计,他就是不想看着自己一个村出来的人得意比自己混得更好!    结果常武墨就发现自己低估媳妇的能耐了。    也在暗自懊恼,以后一定要工作的更加出色,可不能被媳妇比了下去。    “我这次是准备了五百斤的粮食,打算分六次给他们,墨哥你觉得如何?”    结果常武墨一直围绕着人力三轮车打转,“我觉得,他们会更喜欢你这个车子。”    姜棠觉得不可能:“这车子很旧的,也是碰巧别人不要了我帮了他的大忙,人家才答应送给我的。”    这是她之前就想好的借口。    也正因为如此,姜棠才刚把车子从系统里面折腾出来,要不然真弄一个电动的估计还要吓坏路人。    常武墨却是神秘地一笑:“你相信我。”    “这个车子又破又旧,根本就没什么用,大米还可以拿回去吃。”    常武墨却只是笑,“你知道为什么越是往山里越穷困?    就是因为交通运输不方便啊,就像大嫂娘家,其实他们有很多的山货。    可是他们自己运不出来,偶尔有人去收,就会故意的压低价格。    如果有这个三轮车,他们可以方便做更多的事情。”    姜棠还是将信将疑,可是看着常武墨的样子,又不禁怀疑也许墨哥才是对的?    毕竟她这个收寄快递十分方便的21世纪新新人类,肯定不如七十年代本地土着更    了解这个时代人的思想和行为。    第169章 一角钱    一开始姜棠就和曹大花约好了,如果她爷爷那边同意,她会准备第一批的粮食在距离公社还有一段距离的一条路上等着。    家里面,常志荣祁玉兰常静怡都不会管这件事,只要他们双方同意各自不吃亏就行。    可是却不能让村里其他人看见,毕竟几百斤的粮食太打眼,要知道那可是比一亩田的产量还要多。    于是就在初八这一天的上午,丰收大队和桥林公社中间的一段路,两方人马汇合。    分别是,骑着三轮车的常武墨姜棠夫妇,另外一边则是常武文领着曹家的两个堂哥。    曹大花独自骑着自行车先回家了,而曹爷爷想着这第一次大花的弟妹应该也搞不到太多,派出来两个孙子足够。    而且他们可是特意花了一角的大价钱,借了村里的驴车赶过来的。    结果他们一起到了约定的地方时,第一眼看到的却不是那几个扎的密密实实的麻袋,而是那辆三轮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