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382节  (第2/2页)
    “哼,这才做官几载,就觉翅膀硬了?还是离京几年,忘了规矩!”    “儿子未有此意,母亲勿恼。”沈长淮口吻冷淡。    沈母紧盯着沈长淮,想要继续训斥他,认真凝视后却发现,沈长淮面色平静沉厉,目光坦然无畏,散发着几分威严。两人视线对上时,沈母心中竟无端发怵。    真是怪了,一个看她脸色长大的庶子,竟会叫她害怕。这要是传出去,不得叫人笑话死。    沈母避开视线,捏紧手强稳心神,端出嫡母的架势严声道:“你读了那般多圣贤书,也外放为官这许久,该当明白你与侯府荣辱一体,并不能置身事外。”    “独木难支,你与长泽相互扶持,才能走的更稳更远,侯府始终是你的靠山。”    沈母借沈长泽敲打,提醒沈长淮他的斤两,警告他不要忘本。    第466章 庆生    沈长淮自是听懂了沈母的意思,心中生出一丝厌恶。    他的确出自靖安侯府,受了侯府养育。    但出身并非他所能决定,养育子女是为父母者的本分和义务。相较于沈长泽,他只是被侯府养大罢了。    便是如此,念在沈母没有苛待他们母子的份上,他也尽量孝顺回报,问心无愧。    沈长淮掩下眼中情绪,平心静气道:“儿子已经尽力了。”    “你……”见沈长淮油盐不进,好赖不听,沈母气的胸口起伏。    沈长淮面色无波,一脸诚挚道:“兄长在前,往后我会多向兄长学习,尽可能让母亲满意。”    向沈长泽学习什么?当家做主?    沈母气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噎的说不出话来。    倒是她小瞧这个庶子了!    又或许是有人在背后撺掇?    想到此,沈母质问道:“你以前从不会这般忤逆长辈,莫不是这几年受了柳氏和月瑶谗惑。”    “与姨娘和月瑶无关。”沈长淮面色陡然冷了下来,吓的沈母心中一咯噔。    沈长淮虽生的温文儒雅,平日里待人和颜悦色,但沉起脸来也冷厉骇人。    这一瞬间,沈母在沈长淮身上看到了老侯爷的影子。    老侯爷虽一事无成,但威严仍有,每每发起火来,叫人胆颤心惊。    奇了怪了,沈长淮一个庶子,哪来的这般凌厉气势。    沈母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道:“行,你如今能耐了,不需要倚仗侯府了,等长泽回来,你们一家便分府别住吧,我是管不了你们了。”    “儿子遵命。”沈长淮应的没有半分犹豫。    沈母怔愕,她只是想吓唬吓唬,好叫他听话,怎么就成这样了?    难道他就不怕离了侯府孤立无依吗?    “母亲若没有别的吩咐,儿子便告退了。”沈长淮拱手行礼后转身走了    “你……这……”沈母望着沈长淮高大挺拔的背影,心中气结。    她就不信了,沈长淮当真敢脱离侯府。    一个庶子,竟敢顶撞嫡母,简直不像话。    沈母越想越气,盼望沈长泽早些回来给她撑腰出气。    待沈长泽回来,沈长淮要不给她磕头认错,她绝不原宥!    因着纳征新兵,上京热闹不已,无人在意靖安侯府。    阴雨几日再放晴时,草木仿佛一夜抽长,放眼望去处处都是新芽嫩绿,一片生机盎然。    宜城的气候比上京更温暖,虽才二月中,山坡草地却已春意浓郁,暖融的人们都脱下了冬衣。    二月十五,姜舒生辰。    一边赶制布甲一边处理军中后务的姜舒,忙的忘了时日,更是将生辰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抛到了脑后。    每日去军中时,郁峥会同姜舒一起,但姜舒巡查布坊衣铺时,郁峥并未同行,多是在与周泊序亲巡宜城,熟悉地形商讨军务。    姜舒早已习惯,这日她同往常一般,带着冷星去巡查布坊衣铺。    待她们巡完回将帅府时,已近日暮黄昏。    刚一进院,忍冬就道:“王妃,你回来了,王爷等候多时了。”    “等我做何?”姜舒一脸疑惑。    郁峥听到声音从屋中出来,看了眼天色道:“舒儿,随我去个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