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 第1210节 (第1/2页)
对于首长来说,手术还是相当成功的。 之前的一系列症状,在手术之后,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当然,如果积极配合医院做术后康复的话,首长的身体会更好一些。 不过,首长的工作实在太忙了一些。 很多工作都关乎民生,这些都是关于老百姓的大事。 首长自然不能闲下来。 所以,对于身体的检查就这样被拖了下来。 而秘书则是时不时提醒一下首长。 可惜,每一次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成行。 而这一次,秘书也是想要通过陆院士的事情,让首长再度重视自己的病情。 “你啊,这些小心思就算了,我的身体,我自己心里清楚,还没有到非查不可的地步。” 上一次手术的时候。 保健小组的专家,就针对首长的身体,还有平时的工作强度。 会诊讨论出了最适合首长的治疗方案。 而且,手术还是陆院士亲自做的。 对于陆晨,首长可是非常信任的。 “对了,老首长他儿子是什么病?” “好像是顽固性的带状疱疹,不过具体的情况没问,听说已经三十多年了,听汇报,这一次,应该可以得到彻底的解决。” “你看,老首长的儿子,想要看好顽疾,还是这么的困难,这说明什么?” “这。。。首长,这也算是一种特例吧,毕竟像是这种情况,算是极少数的疑难杂症范畴。” “你说的没错,的确是极少数的疑难杂症,不过,我们国家的人口有多大?” “这。。。” 好吧,首长就是首长,看问题,往往都是一针见血。 的确,就像是秘书说的这样。 蒋先生的问题,的确算是极少数的疑难杂症,与自己免疫系统的先天性缺陷有关。 这其中,还关乎到dna的缺陷。 这些,都不是秘书能够回答的。 只不过,用首长的话来说。 整个国家的人口基数,却是放在面前。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疑难杂症的比例就算是再少。 可是,在如此庞大的基数面前,还是非常普遍的。 可是,在国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医护人员又有多少? 陆院士只有一个。 总不能,什么疑难杂症的病人,都去找陆院士看病吧。 这样一来,岂不是要把陆院士给累死? 再说,又有多少老百姓,有这样的条件。 沿海的发达城市还好说,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手上的钱也多了,真要是生病了。 还是有钱可以用的。 可是,相对于那些并不发达的地区呢? 一旦患上了这种疑难杂症,老百姓在当地医院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又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存下的钱,全部都花在看病上? 这个问题,不正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吗? 而这种情况下,国家就需要更多经验丰富的医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