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 第1529节 (第1/2页)
“三甲的话有5家,二甲和社区卫生院,再加上私人诊所的话,一共92家。” “庄院士,我们先确定一下传播的途径。” “好,这正好是我想要和陆院士谈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这一次的传播符合大规模流行性病症的传染要求,飞沫传播是其主要特性,至于接触传播,还需要进一步的认证。” “传播指数呢?” “这个,暂时没有具体的数字,不过,在针对院内患者的排查过程中,可以确认,目前几名被传染的医护人员,都是没能有效佩戴口罩,而且,隔层传染的案例也已经出现了。” 谈到传染的问题,庄院士的脸色显得很不好看。 是的,各层传染,已经说明了传染途径的距离,似乎超出了绝大部分已知的流行性病症。 这也是庄院士非常担心的问题。 只能说,目前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第1592章 辩证 “陆院士,你怎么看?” 陆晨诊治的这名患者,正是刚刚庄院士诊脉的那位。 的确,就如庄院士所言的那样。 患者寸口的脉位置比正常人表浅,虽然轻取即可以探查,但是患者的桡动脉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有弥散黏滞的感觉。 重按之下并没有强劲的感觉,未浮涩脉。 只不过,众人虽然知道陆院士在外科方面的造诣,却不知道,陆院士对中医的理解也是如此的深厚。 而这一点,庄院士却是非常清楚。 甚至可以说,在中医方面的造诣,陆晨有着更为独特的见解。 陆晨的中医水平如何,庄院士最有发言权。 尤其是在用药上,陆晨可以说是非常的大胆。 有些药方,就连庄院士都大呼神乎其神。 只不过,陆晨身上的光环实在太耀眼了,才会忽略了这一部分。 “《温疫论·原病》言:其迹或从外解,或从内陷,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 “陆院士,你的意思是?” “从脉象上来看,此时应该是温邪自肺传至胃肠的一个过程。” 这。。。 对于绝大部分的陪同医生来说,陆院士和庄院士的对话,就像是在讲天书一般。 自己完全就听不懂啊。 而陆晨所指的,却是患者的温邪在肺,而未传心包,气分之邪流连,不入血分而邪留三焦,三焦不得从外解,而里结于阳明胃肠。 “患者的病例给我看看?” 陆晨从一旁的陪同医生手中接过了病历。 患者只有33岁。 这也印证了陆晨刚刚所言。 青壮成年以及体质无偏颇的人群,受疫邪病位较为轻浅,多为卫气同病,未传营血即从外解,多为顺证。 只不过,既然是顺症,却发展到了重症的情况。 这的确非常的少见。 “陆院士,患者的情况目前来说非常不好。” “肺部的感染已经很严重了。” “所以,我们之前就一直在考虑,是不是要上ecmo。” “还没有到这一步。” 虽然说,人工肺的使用,可能是最后的手段。 而且,患者的肺部功能已经到了油灯枯竭的阶段。 但是现在就使用“人工肺”,患者的情况可能与上一个患者一样。 在使用人工肺之后,很有可能导致病毒往消化道转移,形成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 “可是如果不上ecmo,会不会引起心脏方面的问题?” 虽然目前手头上的病例并不算多。 不过,已经有患者导致了心脏方面的并发症。 说明这是极有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