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首辅的屠户悍妻 第242节 (第1/2页)
这酸酸甜甜的番茄味道,真是久违了。 宋时桉端详了下手里的番茄,疑惑道:“娘子不是说番茄是蔬菜吗?竟能生吃?” 姜椿将嘴里的番茄咽下去,这才笑道:“胡瓜也是蔬菜呢,不照样能生吃?你且尝尝,番茄生吃可比胡瓜生吃要更好吃。” 胡瓜其实就是黄瓜,因为是从西域胡人那边传过来的,所以叫胡瓜。 宋时桉一手托在番茄底下,一手拿着番茄将其送到唇边,轻咬了一口。 片刻后,他眸光一亮。 然后启唇,又咬了一大口。 姜椿见还有三个红色的,便吩咐桂枝将其摘下来,回头带回去孝敬庄氏跟宋振庭一人一个,下剩一个给钟文谨。 毕竟这番茄种子还是钟文谨免费送给自己的呢,结果之后肯定也得第一时间给她尝尝。 姜椿边吃番茄边往前走,越过番茄地后,是一片胡萝卜地,这会子胡萝卜苗油绿油绿的,下头肯定已经结了小胡萝卜。 不过还没到成熟的时候,半大胡萝卜吃起来口感一般,她便没动它们。 胡萝卜地后头便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红薯田了,一垄一垄的,藤蔓呈现健康的深绿色,看起来长势十分不错。 而且庄仆照顾得也很精心,似乎才刚翻过藤蔓没多久,所有藤蔓都朝向一个方向。 这是为了不让藤蔓胡乱扎根结果,以保证主根所结果实的营养供给充足。 可惜姜椿现在没有闲置田地了,不然还可以剪些藤蔓下来扦插,多种十几二十亩地。 但就这么放弃的话,显然很浪费。 她侧头问宋时桉:“夫君,这些红薯藤能扦插种植,叫做夏红薯。 夏红薯生长时间短,结出的果实个头虽然不能跟春红薯相比,但拿来当种薯却是极好的。 我想再买点田地种夏红薯,你觉得可还行?” 宋时桉沉思片刻,笑道:“这有甚不行的?每年收了麦子后,都会有人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卖地,倒也不算难买。” 孟庄头突然插嘴道:“这可是巧了,小人前几日才听佃农说咱们隔壁那个小李庄的主人李员外没了,几个儿子争田产,谁都不肯让步,他们母亲李娘子决定将小李庄卖掉,将银钱均分给他们。 这几日正托经济找买主呢,只是他家的地都是中田,要价又比一般中田贵,还必须整个庄子两百亩地一起买,所以不太好卖。” 姜椿笑道:“这可真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小李庄的田地跟小河庄的田地接壤,如果将小李庄买下来,就可以直接并进来,比买其他地方的田地方便许多。 先前她为了种辣椒,还厚颜无耻地借用了庄氏庄子上的十八亩地,可见她手里的地是真不够用了。 她也想过再买点地回来,但那会子各家的田地里都种着麦子,京城地界又没遭灾,基本没人在那个时候卖地。 至于说价格问题,不方,她可以委托包打听帮自己去砍价。 包打听这人,嘴皮子一流,死人都能被他说活,只要给他足够的利益,就没有他砍不下来的价。 而且,都是中田才好呢,红薯对田地的要求比较低,沙土地都能种,买中田种红薯再划算不过了。 姜椿看了桂枝一眼,对孟庄头笑道:“多亏你告知我这个消息,不然我还未必能这么快寻到合适的田地呢。” 桂枝从袖子里掏出个荷包来,递给孟庄头。 孟庄头顿时喜出望外,一连声地道谢:“多谢大奶奶赏!多谢大奶奶赏!” 看完红薯田后,姜椿又去看了下玉米田。 因为种的是春玉米,玉米杆上已经结了半大不小的玉米棒子,再过个把月,估计就能掰下来煮着吃了。 她对桂枝道:“记得过个把月提醒我让人来庄子上掰两筐玉米回去。” 虽然留种很重要,但自家人的口福也很重要。 她也不多掰,就掰两筐子,自家煮些尝尝,再给姜河跟郑鲲送点尝尝。 其他的就留着做种,不多霍霍了。 桂枝连忙应是:“是,奶奶。” 想了想,姜椿有些不放心地问宋时桉:“会不会有人晓得咱们这庄子里种了不少番邦作物,夜里跑来偷摘?” 宋时桉道:“肯定会,不过你放心,我会安排人看守的。” 番茄倒罢了,不过是给大周百姓餐桌上增加道菜肴,有自然好,没有也不妨碍什么。 但红薯跟玉米可是高产作物,能活命救人的,是要留着先给太子姐夫的登基大礼,他怎可能允许旁人半道摘桃子? 姜椿闻言,顿时就放心了:“那就有劳夫君了。” 有时候,有个老谋深算的夫君,还是有些好处的,有甚麻烦事儿可以直接交给他办,省了自己不少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