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0章 (第1/2页)
这便是?太平盛世的光景了。 待阿耶在位,时有天?灾发生,麟德三年,每斗米还保持在五文钱左右。这些?年粮价逐步上涨,可?涨至百钱,当真是?头一回。* 触目惊心! 面对饥荒,皇帝下令,运山东、江、淮的粮食进入长安城。然而此时关中颗粒无收,百姓大规模逃荒,耕牛死了十之八|九,那点粮食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治标不治本。 于是?便有大臣建议: “请陛下重回东都?。” 东都?洛阳,一个对李显而言充满了不好回忆的地?方,好不容易从?那地?方回到长安,他是?说甚么都?不会回去的! 但?明显朝臣的提议更为?合理?,没有充分的理?由,李显也不好拒绝。 韦皇后与他多?年夫妻,自是?明白?他的想法,便对皇帝道: “吾全族皆在杜陵,吾可?以随陛下走,难道全族人也能舍弃家业宗族,随吾一起走吗?咱们一走了之,待乱民挤入长安城,吾那些?宗族之人还能有活路? 陛下想走便走罢,吾好不容易与家人团聚,是?万万不想走的。” 李显一听便来?了精神?,再有朝臣向他提议,他便愤怒的表示: “岂有逐粮天?子邪!”* 表面上看,他是?不想做一个追着粮食跑的天?子,背地?里?,韦氏对他的说的那番话,还是?叫朝臣们知道了。 众人除了骂韦皇后祸国殃民外,也明白?了皇帝的决心,便不再提此事,开始想办法解决眼下困难。 然而对李显这个皇帝而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话当真是?丁点儿没错。关中饥荒,丝毫不影响皇帝奢靡享乐过上元节。* 这年的上元节,大明宫内歌舞升平,君臣同乐。 而秋东以“为?母守孝”为?名,并未出席,带着李百岁去了终南山,与兄长们一道儿过节。 无人能指责皇帝不对,因为?帝王守孝,以日代月,守三十六日便够了。 也无人能指责福王不对,因为?全天?下皆知武后对幺儿有多?偏爱,他想认认真真守三年也理?所应当。 秋东一身?玄色披风,牵着百岁的手,鹿皮靴子踩在才?扫出来?的台阶上,发出咯吱咯吱声。 终南山上积雪未化,与灯火辉煌的大明宫相比,一片肃杀。 秋东带着百岁,先去孙道长的院子,给他老人家上了三炷香,这才?转去了大兄院子。 兄嫂亲手做的饭菜摆在饭桌上,荤素泾渭分明。 大兄坚持茹素,身?体越发单薄。 二兄嚼着香喷喷的小鱼干,圆滚滚的肚子越发富态。 大嫂生完孩子身?体一直不太好,吃的是?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药膳。 加上挑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