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1章 (第2/2页)
织人手去镇上吗?我估计最?迟今晚就该到了。” 陶今握拳,咬牙: “我这就去村里通知大家扫雪清路,争取晚上进镇!” 秋东想了下?,还是提议: “就不让学生参与了吧,路不好走,万一出点意外谁都不想看到。等会儿我给他们留够作业,让方老师看着自习,我和你?们一起去。” 学校那边,新教室的门窗玻璃至今没安装,学生们重新三个年纪挤一间教室。 值日生一大早就熟门熟路的生了火炉,出生在这里的孩子,生火炉,烧炕,做饭,好像是人生必修课,无论大小,哪个上手都做的像模像样。 秋东见他们一个个穿着湿哒哒的鞋,埋头写作业,露出的手指肿的和胡萝卜似的,忍下?心疼说: “鞋袜湿了就脱下?来搁在炉子边儿上慢慢烤干,一直这么穿着要生病的。” 有大胆的学生举手: “不会的老师,我们一直穿着,穿到中午放学就干啦,而且也不会生病哟,我去年就没有生病!” 秋东板着脸,心说那是你?小子命大,也不跟他们多解释,直接吩咐: “下?午你?们从家再带一双备用的鞋袜来,以后值日生负责检查,谁上课再穿湿鞋子,就罚他给大家抄一周的习题!” 学生们瞬间被吓住。 秋东说的抄习题,是因为学校只有老师才有一整套完整的课后习题册,学生除了正常课本外,再没有那些东西的。 没办法?,老师就只能?自己在黑板上把题抄下?来,让学生抄到作业本上,再做。 只有受罚的学生,才会被秋东打发?去黑板上抄题,回头还得?在作业本上再抄一遍。 痛苦加倍。 有些在秋东看来不必要的痛苦,于村民而言甘之如饴。 “这算哪门子的受苦?听陶支书说支援物资里有棉衣棉被呐,带回来村里老人孩子能?用好几年,天大的好事儿,我现在浑身都是力气?!” 村长知道那批物资是周老师通过私人关系送来的,路上连扫帚都不让秋东碰。 要不是秋东说多动一动还能?暖和点,村长是想让秋东看着他们干的。 大多数村民对秋东的态度都很友善,对大学生也有种天然的敬畏和艳羡。因为知道他们自家的孩子是没机会读到大学的,所以会下?意识觉得?大学生和他们之间其实存在阶级差异。 见秋东干活儿卖力,还会劝两?句: “这些粗活儿脏得?很,周老师您歇着吧,回头把您的新棉衣给弄脏就划不来喽!” 秋东无奈,只能?一笑了之。 在村民看来,周老师每天都穿新衣服,十天半月不重样儿,不愧是大城市来的大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