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6节  (第1/2页)
    “是啊,小师妹灵气逼人,又那样可爱,尤胜同年纪的大师兄。”    “小师妹要练剑,师姐给你喂招。”    “……”    赵荣本想提醒同门,    你们把小狐狸当成小绵羊了。    但瞧见小狐狸满是享受的样子,想想还是算了。    她从未拥有过这样温暖的大家庭。    自打三脉归一,大师兄当了大家长,衡山派的气氛真的好。    本就是一群音乐人,又修的镇岳诀。    没了掌门之位的悬念,众门人的心早就沉静下来。    现在门派蒸蒸日上,这关口瞧见充满灵气的可爱小师妹,自然叫他们欣喜。    平生的善意,纷纷掏出。    可这一幕画面,却在赵荣脑海中形成巨大反差。    他想起自己入门那日,在云雾殿是怎样的光景。    一时间,竟然‘悲从心中来’。    小掌门在听风台外围,痴痴地瞧着这一幕.    少顷    听风台上的衡山弟子均是一愣,一段忧伤小调传入他们耳中。    刘府弟子反应最快:“谁起的悲调?”    “是啊,这等好日子怎得弹起悲调?”    他的声音有点大,忽然瞅见声音的来源。    衡山小掌门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朝藏剑阁方向走去,    “曾拟扁舟湘水西,夜窗听雨数归期。归来偶对高人画,却忆当年夜雨时”    不是潇湘夜雨,又是什么呢    远处屋顶上的老人捋须点头,眼中满是欣赏。    第113章 仙三!    “江上青山无数.夕阳犹在系扁舟.已办一蓑归去,”    “江南烟雨,有情鸥鹭莫惊飞,便相约、长为侣”    藏剑阁外,筑声玄远,李未锦师妹左手按弦,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不少衡山同门痴痴聆听。    一曲玉连环,领众人来到绿阴深处,一蓑归去,长相作伴。    高亭内小掌门自乐其中:“未锦师妹击筑,乃战国音。”    “是啊,”冯巧云面露惋惜,“只惜不见高渐离。”    吕松峰吐出一口慷慨之气:“我亦可和易水歌。”    “不好不好!”众人皆喊,叫吕松峰把慷慨之气又咽了下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壮哉,亦是悲啊。    今日乃是喜庆日子,喜得小师妹,又得新传仙岩剑法。    众人兴致盎然,聚众论镇岳,曲调更尊前。    小掌门已用琵琶奏了半曲潇湘夜雨,这半悲便够,再来半悲,岂不是两眉愁聚倚阑干?    曲非烟很快就明白,为何小掌门叫她带上琵琶。    “小师妹既有佳伴,可有妙音?”    冯巧云轻笑问询,说起“佳伴”二字,目光看向她怀中的小琵琶。    料想小师妹是懂音律的,    此时未锦师妹击筑,众‘皆醉’,若再得妙音,那真能让小师妹眨眼融入衡山众门人之中。    曲非烟微微点头,在庭中端着琵琶,鼓着小脸缓缓呼出一口气。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藏剑阁屋顶背面的莫大先生盘腿坐下,身侧还有一壶小酒。    小徒弟颇懂悲情,    琵琶应当会弦弦掩抑一曲肝断漂泊事,诉‘少年无欢乐,今漂沦憔悴,转徙江湖间’。    然而.    琵琶弦声一响,却不是那天弹给他听的悲调,而是摊开了一幅优美清新的画卷。    曲调从击筑的战国情怀中来到霜寒时节,只见风吹雪花映松柏,松柏青翠傲飞雪。    清雅、高洁,还有悠悠而来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