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3章 (第1/2页)
缺点不用我说,内容繁多冗杂,出错容易改错难,坏账假账错账屡禁不止,国家税收依据薄弱,地方权势过大。” “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现在民营资本还是主流,我们也没办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类人掌握了国家大部分财富,他就可以不听指挥。 于湛秋把自己设计的折页从笔记本里展开。 “所以我想着首先要把记账方法改造一番,要日结月结季度年度都要结算。” “这个工作量太大了,而且不一定每天都有业务,但是对财务岗位却会造成极大的缺口。” 于湛秋摇头。 “不会,我认为现在的财务人员架构问题更大。” 不仅是现在,一直到九几年,两千年之前,会计拿钱跑路的新闻都络绎不绝,就算抓到,钱花完了追不回来,损失依旧在。 “要把人账分离,每人负责一小块,对下一个类目的财务人员负责。 下一个类目的财务人员接过上一任账目的时候也要核算清楚,不然同样担责。” “那么问题又回到刚才,岗位缺口。” 于湛秋把自己设计的类目细分拿出来。 “单位业务往来钱财流动,无非有两大类目,一个是收入,一个是支出。 无论是损耗,耗材,主要材料,工人工资,都是支出……” 于湛秋把更先进的财会做账系统,经过几次推敲改动之后,锻造成现在这个版本。 “这样,账目就能做到日结月结季度年度结,而且一目了然,分类清楚,哪样支出不合理,到那个类目里一找一个准。 另外就是把管钱的跟管账的坚决分开,管钱不管账,不给他做假账的机会,管账不管钱,就算他能做假账,可是他拿不到做进去的现金。” 在场所有教授听的一愣一愣,研究半晌,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支出没有被于湛秋纳入其中,都震惊的说不出话。 冯金章有些得意又有些骄傲。 “这就是我老冯的得意门生。” “可是这个要让会计们学会,难度很大吧?” 现在很多会计都是早年大户人家的账房先生,一把铁算盘打的惊天动地,口算心算比算盘还快,但是让他们背书,记下这么多类目,还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于湛秋看向各位教授。 “所以要从我们校园做起,再下沉单位,对财务分批培训,一个教俩,早晚会改革成功的。” 一个留着长胡须的老者,伸手摸摸自己的胡须。 看向于湛秋的眼神带着凝重,最后又转向冯金章。 “那你愿意下沉单位,当第一人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