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8章 (第2/2页)
文后退,都是在想屁吃。 解决地的问题,家里也不养猪,只有几只鸡和家前屋后巴掌大的菜园子,活儿一下子少了下来。 三兄弟每天快速干完家务事,就会围坐在一起学习,周星河利用职业便利,把能找的关系都找了,给哥仨把书本找齐,孝文当老师,辅导下面两个弟弟提前学习,有模有样。 生活轻松,孩子们气色好,脸上也长肉了。 勤学这些天小日子简直要起飞。 他隔一天跟二叔去赶集一次。 二叔会把东西开给小贩,但是他不想。 他把本镇和周边几个镇上的饭店都跑一遍,用少年的热情,执拗的精神,还有马屁不穿的语言,终于拿下五六家饭店的送菜权。 每天让村里人把菜理干净好看一些,宁愿多给几毛钱,挑到镇上饭店后厨,放下就是钱。 这脑瓜子珠玉在前,学武和兴文哥俩被顾永年一顿痛批,经常把他们赶出去拓展业务,哥俩苦不堪言。 勤学对自己制造的内卷一无所知,沉浸在数钱的快乐里,蔬菜有季节限制,只能做这一波,送菜生意稳定,就交给更稳重的大哥去送,他已经把目光投向火车站。 每周都有绿皮火车拉一节一节火车皮的水果。 山西的苹果,四川的橘子,安徽砀山来的大梨。 从火车站到县城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再到乡镇,再到老百姓嘴里,中间过了五次手,加价五次!!! 勤学把这个消息跟孝文耀辉一说,哥仨都坐不住了。 他们只要能跳过两个中间商,期间稍微降点价钱,就能挣得比别人更多。 周星河对孩子们的要求不多,不能犯法,这是底线,不能荒废学业,这是主业,其他随意。 少年人的热情和赤诚的确很能打动人,做生意的本来已经心坚如铁,看见半大小子,穿的衣裳打补丁,裤子褂子都短一截,还是高中生利用暑假挣学费,多少有些同情心。 这同情心让哥仨次次不落空,用家里的平板车,没有牛,就靠年轻人一腔热血,一天能拉三车,拉到镇上批发集散地就被一抢而空。 一车利润一两百块钱,兄弟仨简直要疯了,开始商量雇个小车多拉快销。 要不是周星河压制,他们要没日没夜往外跑,最后搞个小货车干起批发运输只怕也是指日可待。 眼瞅三个孩子起早贪黑,脸色都不红润了,周星河适时喊停。 数钱数在兴头上,勤学一头雾水。 “为什么?” 周星河指指三人。 “看看你们哥仨这一脸倦容,每天只睡五小时,还跟我钻漏洞,仨人轮休,在家那天还有精力学习吗?都用来歇息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