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2页)
皇上落回奏折上的视线又投向那小内侍。    小内侍忙道:“给了足足………五百两。”    他掏出徐西宁的荷包,将只塞了五百两银票的荷包捧上。    “云阳侯也给了十两。”    第20章 棺材    皇上先是震惊徐西宁给的多。    打赏一个内侍,竟然给了五百两!    继而听到云阳侯给了十两,再看小内侍递上的两个荷包。    一个瘪瘪的,一个鼓鼓的。    顿时想了下云阳侯当时的脸色,没忍住,笑出声来。    “这徐西宁真是……”    被云阳侯府彻底养歪了,竟然连给云阳侯面子这种简单的人情世故都不懂。    摇了摇头,皇上随口道:“给你就拿着。”    他封赏徐西宁,本也不是因为徐西宁真的就好,他连见都没见过。    只是普元寺的方丈今儿来——    早些年,先帝开疆扩土,兵权几乎都在边疆各大主将手中。    如今,皇上自己手中能调度的,只有驻守在上谷的上谷大营,也不过区区几万人。    这些铁血悍将若是想要造反,岂是上谷大营的兵能阻挡的。    日夜难安,年过半百的皇上殚精竭虑间与普元寺的方丈提过这事。    方丈建议他,兵权回拢,由朝廷统一调度。    今年年初,皇上就开始推行回拢政策,可兵权收回却并不容易。    甚至就连皇上最为信任的西北大军主将赵巍,都一直拖着。    今日普元寺方丈来,又提起这件事,方丈说,赵巍投敌叛国,在西北地区造成的杀孽实在太重了,只怕会影响到国运。    皇上问他何解。    方丈说——    普元寺会超度亡魂,只是亡魂集聚,不免影响颇大。    方丈说——    阴阳相依,福祸相担。    松紧有度,万事昌顺。    方丈说——    陛下自登基以来,于政务上,始终勤勤勉勉,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放松。    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皇上思来想去。    这意思是,在政务上,稍微放水?    可政务关乎国之根本,如何放水。    方丈说——    不妨将个不中用的人放到影响不大的位置上去。    今日乃月圆之夜,若是能在日落月出之前改变格局,兴许有助于亡魂超度。    不中用的人?    思来想去,皇上想到了云阳侯府那个响当当的,不学无术的老纨绔,徐让。    可直接给徐让封个官,似乎不成体统。    
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