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3章 有个性的县令 (第1/2页)
进到海西县城,曹铄发现这里人口相比于寿春要少了许多。 人口虽然不是很多,街道上却还是有些商贾在货卖物品。 街道两侧的店面多半开门营业,虽然往来的客人很少,却并没有让人觉得萧条到不像话的程度。 “城里只有这么少的人,商贾怎么生存?”曹铄向海西县令问道:“你有没有想过法子解决这一现状?” “早先海西太穷。”县令说道:“虽然石县令做过一些改进,然而周边都是比海西更加富裕的地方,根本吸引不来百姓,要想让海西尽快兴盛起来,唯一的法子就是促进海产货卖。” “这件事我和石广元也谈过。”曹铄说道:“海产货卖不是不行,只是输送起来有些麻烦……” “输送新鲜海产肯定麻烦。”县令说道:“可还是有些海产,能够晒干之后输送到各地。” “你说说,都有哪些?”曹铄说道。 “干虾干鱼。”县令说道:“除了这些,还有海带之类,即使是贝类也能制成干货。把海产制成干货输送出去,就不用担心路途上毁坏,远远好过运送新鲜的海产。” 曹铄愣了一下。 这个法子确实比他和石广元早先商议过的更好一些。 最重要的是,用这个法子,虽然内陆人吃的海产并不新鲜,海西人却能把从大海中捕捞上来的海产送到内陆去换钱。 “我和石广元商议的事情,你有没有听说?”曹铄问道。 “听说过。”县令说道:“只是石公还没开始操办,并没有任何投入,我想还是先缓一缓,不知公子什么想法。” “按照你说的办。”曹铄问道:“运送海产的人,你打算从哪里找?” “先用官商。”县令说道:“由官府选人,做过两次之后,即刻转给往来商贾。” “做了两次已经可以得到不小的利润,为什么要转给往来商贾?”曹铄问道:“难道你还会觉得赚的钱太少?” “官商只能做个引子。”县令说道:“没赚钱的时候,他们会想方设法表现,一旦赚了钱,就会有些人生起不好的念头。一旦出现这样的念头,杀恐怕也是杀不完的。所以要在他们真正尝到甜头之前,及早让他们断了念头。” 县令的说法令曹铄十分诧异。 如果是两千年后有人这么对他说,联想到一些企业的情况,曹铄绝对会毫不犹豫的赞同。 有些人,权力给的太大,利益给的太多,他反倒不会用心为官府做事,而是想方设法中饱私囊。 然而东汉末年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官商,商人地位十分卑贱,完全没出现过这种情况的时代,县令居然能看的如此长远,确实令曹铄吃惊不小。 “这些都是你想到的?”曹铄问道。 “正是。”县令说道:“人性本贪,尤其是那些接触到特别多利益的人,往往根本把持不住。如果让他们垄断财货往来,很可能最终肥了他们,而瘦了官府。即使官府把他们抄家罚没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