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知青去种地_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27节 (第2/2页)

可能跟你组队的就是我们了。”王长军开了个玩笑。

    “说不定以后有机会。现在第二小队和第三小队的人都想合并了。”唐建设也笑道,“不过应该没那么快,李队长那个人,不是那种容易受大众影响的人。”

    其实把一个生产队分成三个小队,就是从姜棉这一批知青到来的前几天才决定的。

    起因是队里有些人对李国强的记工方式有不同的意见,李国强不想用权压人,就把整个生产队分了三个小队。另外选了两个小队长出来。他自己兼当第一队的小队长。

    李国强自己领导的小队就按照他以前的方式记工。其他小队的事他只抓大方向,其他的就交给小队长。

    目前这种发方式才实行两三个月。也就是在姜棉他们到来的前几天才决定的。

    李国华不可能让他们又合并起来。再怎么着也得过个一两季,等那些人彻底死心才说。

    姜棉不管他们怎么变,反正她是被李国强直接管着的。她挺喜欢这种方式。

    这样不但多劳多得。而且整个农忙季节的时间也缩短了。如果不是活生生的对比,那两个小队又怎么会在一季的收成都没出就又想着要合并回来呢。

    “不管合不合并,姜棉同志的光,我们现在已经沾到了。”

    唐建设比王长军敏感,当地人的态度是在姜棉他们住院的这段时间里明显转变的。

    以前那些在路上擦肩而过都正眼都不瞧他们的人,现在还相隔好几步就跟他们点头示意,以前他们干活磕碰碰水时,只会冷眼相看的,现在也会主动上前指导一二。

    “对啊,现在那些本地社员对我们知青热情了不少。”王长军附和道,“有些知青还提议,要请你们几个吃顿饭。”

    姜棉拒绝道:“别开玩笑了,没必要整那些麻烦事,大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无功不受禄。”

    大家都不富裕,姜棉还记得那天刚到的时候,丁浩让女知青做饭时,她的脸色。

    如果她刚来时,就住在知青办,跟大部分人都有交集。他或许会出些物资,跟大家一起做顿饭吃。

    但是现在,她对大部分之前都不熟,人脸跟名字都对不起来。

    而且姜棉也不想把自己跟知青这小群体捆绑得那么紧。

    如果是作为知青的身份,跟某些集体有对立;或者说,这个大环境对整个知青群体很不友好。

    那样的话,抱团是有必要的。

    但目前的情况都不是,没必要了。

    毕竟她是个很怕麻烦的人,不是十分必要的,能省点事就省点事。

    ◎作者有话说:

    越写越发现,码出来的文字受说话习惯的影响太深了,而且自己很难发现。

    语法规范对我来说太难了。

    另外就是,之前写的全部清空了,包括梗概和小段落。

    ◎最新评论:

    ???

    好看

    撒花

    -完-

    第29章 休养结束

    [  送饭的时候姜棉跟他们聊起了这件事。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被]

    送饭的时候姜棉跟他们聊起了这件事。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被来探访的知青提起过。没想到几个人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特别是楚婴,她之前就是因为不会做饭跟那些知青合不来才搬出来的,现在就更不想去吃他们的饭了。不管这事儿能不能打他们的脸。

    而且也有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呢,不是说是有些知青提议吗?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姜棉过起了相对清闲又平静的生活。

    不过也偶尔有些烦恼。

    那些孩子们的家长,隔三岔五地给他们送东西。

    而且大多知道这段时间是由姜棉负责大家的一日三餐。

    所以,东西全部都送到姜棉这里来。

    东西有鱼,有鸡,有鸡蛋,还有腊肉……都是一些这时候难得的好东西。

    姜棉有拒绝过,但等她出门的时候,东西不是被放在门口,就是被挂在厨房门把手上。

    最终,她只好把东西收了,然后找出来一个本子,记录了各家所送的东西。

    等恰当的时候。这些都是要还礼的。

    趁着这段时间不用上工,姜棉清理了一些之前搁置的事。

    先把原主之前的一些还能穿的衣服整理出来。在这放这也什么意义,送出去还能帮忙到人。

    给两位舅舅各写了一封信。现在她也只能写一写信。如果还没消息,等以后有时间再照着地址去看看。

    想了想,把《数理化自学丛书》翻了出来。

    这套书不是原主的。是姜棉从后世带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