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46节 (第1/2页)
大家一起把鸭子从笼子里抓出来放进鸭圈。 十个鸭子,这个一下,那个一下地“嘎嘎”叫。 说实在的,有一点吵。 好几十只鸡后院养着,都没听到有多少动静。就十只鸭子,吵得这么厉害。 谢东和皱了皱眉道:“姜棉,这鸭子有点吵啊。” 姜棉觉得无所谓:“没关系,圈养几天就放出去了。” 鸭子爱水,不可能把它们围在院子里面养。不但把地方弄得很脏,时间久了,鸭子身上也会带一股臭味。 离自留地的水田十几米处,就有个小水塘。水塘旁边还长满了草。是放养鸭子的最佳地方。 自留地已经用竹子篱笆围起来了,几位知青还从周边的山脚下挖了不少树莓种在篱笆边上。别说动物,连人都进不去。 也就不用担心自家的开荒地被鸭子祸害,至于田野那边,鸭子还跑不了那么远。 把鸭子圈养了几天,然后每天早上它们放出来,然后赶到小水塘里,晚上再赶回来。 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鸭子慢慢习惯了这种方式,最后鸭圈一打开,压根不用人管,它们自己就颠着屁股跑到小水塘去了,晚上还会自己回来找东西吃。 姜棉之前跟其他几个小伙伴聊过秋收之后生产队的工作安排。 其中有一项就是要挖河道,修水库之类的。 如果是本地社员,除了孤寡老人,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人。他们知青也要去,不过时间要短一点,分成两批轮着去。 姜棉算着时间,打算在这之前先晒点干货。 这些天秋风冷冽,天气干燥,是晒干货最好的时候。 菜地里种了很多菜蔬。几个都是勤快人,青菜多到吃不完。 姜棉挑了一些,准备晒成菜干。 这里的冬天虽然不缺蔬菜,不过菜干的味道也是别有风味的,不管是做汤还是跟五花肉一起炖,味道都很好。 姜棉挑那些长的比较老的长白菜,让大家拔下来,洗干净,菜帮子厚的地方用刀划几道。 大锅洗干净,不能沾一点油星,然后放水进去煮。为了让做出来的菜干口感嫩滑些,姜棉还加了米汤进去。 等水煮开,把处理好的白菜放进去烫熟,然后捞起来挂在绳子上晾晒。 天气好的话,两三天就晒好了。 还有就是腌菜。 腌菜的做法也有很多种,姜棉做了两种。 一种是她按老家的做法来的酸菜。 把芥菜摘下来洗干净,让秋天的太阳晒个大半天,大概六七成干的样子,然后剁碎,加少许盐揉搓,揉到出水,然后装进坛子里面压实。 等过了大半个月时间,看着芥菜的颜色由绿变黄了,拿点尝尝味道,觉得酸度可以,就掏出来,装在能漏水的布袋或箩筐里,在上面压块石头,帮助挤去酸水。 水分挤得越干就能放了越久。不过水分太干了,会影响口感。 每个主妇都有自己的倾向和选择。 挤完水分就要拌盐入瓮。还有就是要边装边压实,这关键到储存时间的长短。 每个人都不敢敷衍,讲究些的人家有专门的压酸菜的工具。没有的就提前洗好扁担,晾干后用其中一头放进瓮里去用力压,装到差不多满的时候,会有酸水流出来。等装满了封口也很重要。 有些人家,做的酸菜能吃一整年。 不过姜棉做得不多,她做这个也就是为了某一天跟鱼搭配。 其实姜棉最想做的是东北的辣白菜,她上辈子跟一位朝鲜族的同事学过。之后自己做过几次,当时那位同事尝过之后还夸她的学习能力好。 她曾经因为这道辣白菜,在公司的食堂被一位吃货董事半路劫饭。 不过自从回了老家以后她就没做过了,过了这么多年,还换了时空。手艺没试过,真的不好说。 现在最关键的是气候问题,又没有冰箱,做出来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不过姜棉还是想试着做一次,就少做点。试过了才能死心。 这道菜,在冬天的餐桌上,有着神奇的魅力。 姜棉把当初的做菜笔记翻了出来,按上面的材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