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78节 (第2/2页)
而隔壁五奶奶家那孤零零的一头,虽然没有姜棉他们这三头大,但还是比生产队的要好很多。 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两个猪圈挨着,它也蹭了不少这边的饲料吃。 如果按猪的胃口喂足,出栏的时间还可以提前很多。那样就太突出了。 所以给料的时候姜棉就控制了一下,才拖那么久。 ◎最新评论: 天,为啥现在网页上看都有乱码 问我爱你有多深,营养液代表我的心~ 这。。。一下子就追完了。。大大今天更新了吗?更了。营养液浇灌了吗?浇灌了。 打卡!冲冲冲 撒花 -完- 第71章 卖猪 · [ 楚婴打开猪圈旁边的两个大陶缸,“就喂这些。姜同志和庄同志琢磨出] 楚婴打开猪圈旁边的两个大陶缸,“就喂这些。姜同志和庄同志琢磨出来的。” “其实这也不全是我们琢磨出来的,都是从书上和报纸上学的。”姜棉解释道。 这个时候其实有很多农村或者农场都在积极拓展养猪的规模,而且总结出了一些很有用的方法。时不时会有一些养猪的方法和总结见报。 这些李国强应该也听说过。 这两个大陶缸里的东西用的配方是姜棉出的,但很多实际操作的人是庄清梵,特别是菌种的调配。 这些内情谢东和跟楚婴当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两个人凑一起捣鼓捣鼓,然后就弄出东西来了。 “这是什么?”李国强走过来问道。 “发酵过的饲料。”姜棉说道。 “这里面都有些什么?” 姜棉就回屋把她用的配方抄下来给他,想了想又带上自己的养猪笔记。 反正那东西不但她全部记脑子里了,楚婴也抄了一份。 李国强接过去翻开看了看,心里大喜,“姜知青,明年队里的猪出栏了,我给你留一个猪大腿。” 姜棉现在不缺猪大腿,她随意摆摆手,说道:“我们也是第一次养,摸索着来。很多东西不一定是成熟的。菌种的调配都是庄清梵在弄,你们到时候有不明白的可以问他。” 李国强点点头,把笔记合上,放进外套里衬的大兜里小心收好。 问道:“你这三头猪,全部拉走?” 姜棉说道:“留一头小的吧。我们四个人呢,还有那么多家人跟亲戚。到时候做成腊肉,一家分一条就没多少了。” 现在的养猪政策是“购一留一”。 比如姜棉,她们现在养三头猪,要卖给食品站一头半。 当然,这是最低要求。超过了的,会有些奖励,比如粮食,肉票,布票之类的。 留下一头最小的,也只是相对小而已。净肉应该最少也有200多斤。 摊分到每个人头上也就六十斤左右,这还是新鲜的呢,做成腊肉还要减少三分之一。 就说姜棉好了,一路亲戚寄个两三斤,就少了十多斤,这样一算,好像又没有多少了。 不过也不是马上就宰,要等到差不多腊月的时候,那个时候比较适合做腊肉。 争取这段时间再养一养,让它再长一些肉。 几个人正在猪圈旁边说着话,五奶奶从外面回来了。看见李国强也在,心下猜到了个七八分,就走了过来,“国强也在啊,姜知青这些猪是要出栏?” 姜棉:“对。五奶奶你的呢?是再养一段时间,还是一起?” “一起吧。养得够大个了。”五奶奶说道。 让她的这头比不上姜知青他们养的,但如果来生产队的其他猪比,也是拔尖的。 李国强表示知道了,他回去会安排。 交猪最好是早上去,因为要排队。还好不用去到公社那么远。公社下面还有大队,大队设有食品站,鸡鸭鹅和猪都收。 这个时候交猪的人应该不是很多。 杨垌大队下面有十几个生产队,铃木生产队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杨桐的这个大队书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较佛,不爱出风头,所以很多时候像个隐形人。 第二天一早,拖拉机拉着三个猪笼和李国强来了。 “李队长,你也去?” 李国强从拖拉机的车斗里跳下来,转身去提猪笼,“我正好有事去大队,顺便帮五婶看秤。” 铃木生产队离方桐大队不是很远,大概四五公里的路。不过五奶奶身体本来就不好,年纪也不小了。这些事情,李国强能帮的时候都会帮。 三头猪放上拖拉机之后,李国强随拖拉机一起走,庄清梵骑着自行车驮着姜棉跟在后面。 到了食品站,三头猪一被抬下拖拉机,立马引起食品站所有人的注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