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他们涉黑 (第1/3页)
第五十四章他们涉黑 贝国运案件,牵出他的三个副手,一个已经车祸身亡,另两个也已移送检察机关。而他在交代查经仁,吕昊坤,支华永,李大兴,代伦科等人的问题时,他几度欲言又止,不断地哀声叹气,看得出,他对于彻底深入的检举揭发他们的问题,根据他所掌握的情况,做一个较为清楚地描绘,似乎顾虑很大。 经过反反复复做工作后,胡子拉碴的贝国运以一种豁出去了的决心,从旁边的工作人员手里要来了一支香烟,工作人员给他点上,还没等完全点燃,他就颤抖着狂吸起来。 一支香烟几大口,就被他吸得只剩下一段长长的白色烟灰,扔掉烟蒂,吸了几口气,顿了顿,他才开始缓缓的进行了讲述。 这几个人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以吕昊坤为核心,有着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手下不仅仅是那些善于拉关系,走后门的人才,也有善于谋略的文人秀士;也有敢于冲锋的无赖流氓。它的结构犹如金字塔。第一层,吕昊坤;第二层,支华礼,查经仁,代伦科,李大兴;第三层,各个酒楼,饭店,车场,ok厅,工程队的经理或总经理,以及“冲锋队”头目;第四层,企业的中层负责人;第五层,分布于各县的分公司或办事处的管事。 在这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域内,他们的企业拥有资金,技术,资质方面的优势;更主要的,他们具有遍布各个机构的关系资源;尤其可怕的是,如果需要,他们可以动用恐怖手段中暗中搞破坏那一套,也可以搞明火执仗的暴力威胁。 举个例子,在某县的乡镇里,有几个外地来的煤老板,在若干年前即进入该区域,对某处山上的煤矿拟进行开采,于是,通过与村民,村组,乡镇,地方各级政府,按照程序和步骤,一步步,一层层,耗时几年时间,耗金若干,终于把探矿权,开采权,经营权,管理权,销售权所涉及的各种许可,证照,全部办理到位,由于这个煤矿地理位置优越,储量大,煤质优良,且无瓦斯,无地质塌陷,无地下冒水,是一个极难得的香馍馍,在煤炭产业红火的年代,可谓是财源滚滚进,令不知多少人艳羡,垂涎!这几个来自外地的老板志得意满,正踌躇满志,在煤矿旁边,修建起了办公楼,宿舎,车间打算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他们听说了这个煤矿,也十分垂涎,于是,通过当地的内线的乡镇领导,县政府领导,前去交涉,要购买这个煤矿。 几个老板一听,当即矢口并严词拒绝。转卖?哼,想得太美了!怎么可能? 第一次,他们浩浩荡荡的来了若干人,惊动了乡镇领导,县府领导,近十部车威风凛凛的就来了,虽然有县乡领导从中助阵,帮腔,但是他们这次却遭到了当场的毫不客气的拒绝,悻悻而去时,吕昊坤等人脸色很不好看。紧接着,他们并不善甘罢休,又通过打电话来不停地谈转卖矿权的事,无果,便不断地地一次又一次上山,进矿,反复前来恰谈多次,纠缠多次。其间,乡县两级领导也不停打来电话,说服他们将矿山卖给吕昊坤等人。并撂下这么一句话,何必给自己惹上麻烦! 这几个老板来自于黑龙江,本身就是国营煤矿的工程师,技术员,掘进队队长,矿长之类人士,离职到南方来,就是发挥自己精通煤矿产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耐心等待,持久探寻,苦心谋划,跑断双腿,历经千辛万苦,才终于一招得以坐拥此人人眼羡的“大金矿”,面对这得来绝非轻易的煤矿,他们岂会甘心情愿唾手转让他人?所以,虽然他们听出了乡县领导的弦外之音,此时也不愿去做过多的考虑;其实也不愿顾及那么多了。 接下来,麻烦事就找上门来了。先是煤矿矿井占用了他们土地的几个农民,拿着所谓的协议,前来诉苦,说当时听信领导的话,克服困难,因此也就把之前与别人签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事忘了个干干净净,现在人家找上门来,怎样补偿都不干,生死要执行协议,怎麼办?与你们签的协议在后面,只好来找你们终止了。 这几个老板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当初,与他们签订协议时,何曾听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