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4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447节 (第2/2页)

会带人去平定山贼,保你族人平安。”

    郭涣长出一口气,行礼道:“多谢县尉。”

    “不要觉得不平衡。”薛白起身,拍了拍他的背,道:“我不会只针对你一家。”

    确认了此事,薛白便带人去平定山贼,队伍中包括河南府的卫兵、金吾卫……大获全胜。

    他们缴获了十七把长刀,对外说杀了十七个山贼,可惜让剩下的乘船逃了。

    如此,令狐滔此来偃师,先是主动开启了偃师县清查隐田匿户一案,之后又指挥平定了一波入境的山贼……尽展官威。

    他终于可以离开了,走时迫不及待,丝毫不想在偃师多待。

    这一次与来时相反,世绅们前来送行的很少,但百姓的欢送却很有声势。

    薛白没有再失礼,亲自到洛水边,以隆重的礼节送令狐滔,两人还显得十分亲近。

    ”薛郎不愧是长安来的状元郎啊。”令狐滔临走还不忘称赞薛白。

    薛白则赠与他更多的名望,道:“少尹过奖了,那是偃师百姓送你的万民伞。”

    令狐滔转头看了一眼,微微自嘲,摆手不收,沉着脸登船而去。

    逆水行舟,纤夫们拉着纤渐渐走远,船只也消失在河弯处。

    薛白转身走向偃师,身后一众幕僚、吏员、差役纷纷跟上,竟是无人理会吕令皓。

    路过城门,门墙上正贴着一张通缉令,画面上是个高鼻梁的中年男子,正是高尚。

    再穿过南市、县学,路过驿馆,只见一队金吾卫还在那里,杨齐宣还没走,说要看看偃师。

    驿馆楼上,有两个小娘子正在望着县城中熙熙攘攘的行人,看到他,其中一人挥了挥手帕。

    薛白驻目片刻,迈步进了县署。

    他已是实际上的一县之主了……

    第264章 发苗

    县署恢复了往日的安静。

    清晨,乌鸦立在屋脊上悠闲地看着风景,树枝中不时传来鸟鸣。

    尉廨里,郭涣将几卷文书放在殷亮的案上。

    “殷录事过目,这些是各家的隐田簿,当年都是小老儿经手的,敢说比他们自己还要熟悉。”

    殷亮绝口不提郭涣当时被郭家唤回去之事,为了家中妇孺,他能理解。

    他拿起翻看了一会,随口问道:“分田括户之事,编户为此雀跃,可许多逃户却宁可匿于高门,而不愿重归编户,你认为该如何做?”

    郭涣稍作沉思,应道:“开元十二年,在宇文融被任为括地使之后,朝廷颁发了《置劝农使诏》,对编户后的流民免征正税,待宇文融被贬谪,此政名存实亡……但朝廷并未明文废除此政,故而,县尉可以免新附编民的税赋。”

    “若如此,如何减轻现有编户之负担?”

    “县署即使免了新编民的税,收到的赋税还能多,因为清丈田地之后,大户便不能隐税。我朝税赋其实百亩不过二石,问题在于田地与吏治……”

    郭涣既能够帮诸家巧取田地,对其中的弯弯绕绕自然是极了解。正侃侃而谈,他儿子郭憬匆匆赶来,说是郭太公唤他回本宅一趟。

    “又唤我?”

    “是伯翁病重了。”

    郭涣这才赶往回郭镇,一进大门,又是许多人纷纷对他投来鄙夷的目光,小声嘀咕。

    那些声音细细碎碎,骂他总想把郭家的田地交出去向薛白表忠,郭太公都夺回来了,再次因他的背叛而功亏一篑。

    甚至说是他气得郭太公病发。

    进了主屋,绕过屏风,只见郭太公躺在床上,面色发黑,奄奄一息。

    但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却因为还没见到郭涣,挣着一口气不肯咽下去。

    “大伯。”

    “来……来……”郭太公无力地招了招手。

    郭涣看向自己的堂兄弟们,见他们目光警惕地站在床边,他便不上前了。

    他幼年丧父,虽是郭太公抚养长大,却不打算分家业,因此在县署谋了份差职一做就是一辈子,如今也是老头了。

    “阿涣。”郭太公再喊了一声,“我走之后……你当族长……”

    “阿爷!怎能如此?!”

    郭涣还在诧异,他的堂兄弟们已然纷纷嚷嚷起来,正房内当即一片嘈杂。

    郭太公还有很多话想说,却被他儿子们的声音盖下去。

    “三十五郎仇还未报,郭涣就投靠薛白。阿爷不管亲孙子,只在乎侄子吗?!”

    “他把郭家害成这个样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