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448节 (第2/2页)
,宋家可还没杀干净,有些在外为官的子弟很快就会回来。” “不能再杀了。”杜媗担心他们又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来,连忙提醒道:“宋家之案,朝廷未必不疑,此时做事当谨慎。” 薛白道:“有人回来岂不正好?我们可名正言顺地控制陆浑山庄。” “对,我已安排人去打探了。”杜妗调侃道:“早些将陆浑山庄之事整顿好,你才好带两位李小娘子过去踏青?” “踏青吗?今年这天气,只怕要有些旱。”薛白自然而然转移了话题,“当早些组织百姓修渠了。” 说着话,向东又走了一段,快到首阳山下时,恰好遇到了有一队人在踏青。 *** 这一带既非邙岭又无洛水,风景并不好,李十一娘很快就看厌了,正安排仆人先做好打马球的准备,又抱怨早些把李腾空、李季兰送到王屋山得了。 “在洛阳都没住两日,反倒在偃师住了三日了,当旁人不知你们的心思?玉真观的名声都要被你们败坏了……” 李腾空、李季兰根本就没在听李十一娘的啰嗦,她们远远看到薛白一行人过来,往前走了一段路看了看风景。 野外风大,李季兰整理了一下被吹乱的发丝,抬眸一看,讶道:“咦,是薛郎?” “嗯?” 李腾空转过头去,疑惑这么巧遇到薛白。 “他与杜家姐妹关系很亲近呢。”李季兰道。 “生死之交。”李腾空如此评价道,“杜家救过他,他也救过杜家。” 两人目光看去,见杜妗十分飒爽,扯了缰绳想往这边过来,却被薛白止住了,交头接耳不知说了什么,杜妗遂向她们挥了挥手,与杜媗领着人往北面去了。 待薛白过来,李季兰不由问道:“二娘要来与我们说话,薛郎如何拦下了?” “她们事忙,我说只管去,你们不会介意的。” “嗯,当然不会介意。”李季兰用力点头,捏了捏裙子,问道:“薛郎可看了我写的诗?如何呢?” “你平时看起来开开心心的,写的诗词却带着愁情,倒也奇怪。” 李季兰那么好的诗,没得到任何精辟的指点,只听到了这一句随意的对答,她却也一点都不失望,马上便应道:“因为见到薛郎了啊。” 好在李腾空了解她,没因这一句话误会,还帮忙找补了一句。 “故友重逢,当然开心。” 薛白其实也是开心的,当世车马缓慢,久别重逢十分难得。 三人都笑了笑,像是回到了长安之时,而偃师县城以北这片风景不算好的郊野,似乎忽然变得有趣起来。 聊了一会,因杨齐宣夫妇就在旁盯着,再加上薛白公务繁忙,遂约定过几日带她们去首阳山玩,之后便告辞了。 李季兰目送着他的身影走远,道:“以前只觉薛郎才华横溢,如今方知他还悲悯百姓,能治理一方。” “你是要把能夸的词都用一遍吗?” 李腾空应着,见道路边有一群农人路过,其中几个都是面有病色,连忙唤人将他们招来,为他们看病赠药。 其中有个小女孩不过六七岁年纪,黄瘅已颇为严重,遂又问了她的住址,打算多过去行医。 李十一娘对这些脏兮兮的农人颇为嫌弃,心中嘀咕李腾空便是想多在偃师留些日子,也大可不必用这样的办法。 李腾空却没想那么多,伸手把小女孩脸上的污痕擦干净,温柔地笑道:“等你病好了,很漂亮的……” *** 薛白还未走远,莫名地回头看了一眼。 视线里,坑坑洼洼的官道那边,头戴莲花冠、身着锦帔青羽裙的李腾空正蹲在一个脏兮兮的小娘子面前。 地上的尘烟几次被风吹动,把她的冠褐也染得脏脏的,失了往日的高贵气质。 但薛白忽然发现,她其实很漂亮…… “阿兄?阿兄?” 回过头来,薛白发现薛崭不知何时跑到他身边来了。 “何事?” “老凉发现了高尚的踪迹了……” 第265章 聪明误 郾城,远香塘,公孙剑庄。 叩门声响,门房过去开了门,只见外面站着三个官气十足的男子。 “长安来人,我是左千牛卫兵曹参军事刘骆谷,公孙大娘可在?”对方拿起一枚令符问道。 此人气势太强,门房连忙去禀报。 过了一会儿,公孙大娘亲自到前堂见了他们。 她在家乡隐居怡然自得,方才正在花树下练剑,衣襟上还沾着花瓣,脸色红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