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460节 (第2/2页)
,若说没有拿不义之财,谁能相信? 但其实,王韫秀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感,元载太聪明了,聪明到认为凡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愈是这样,愈容易栽跟头…… *** 消息传到偃师时已是七月,薛白担心农户收成,常常带着颜春卿一道到田间去。 他被晒得黑了许多。 既不是在长安那种总是需要攀附裙带关系的时候,黑些也是不要紧的。 “少府,长安消息到了。” “说。” “元载被贬了往黔中了。” 薛白对此并无同情,道:“他该得一个教训。” 其实如此一来,杨党原本一直在不停上涨的声望也就受了挫,但薛白认为不要紧,等到李林甫与王鉷斗到更加激烈的地步时,自然会给出更多好的条件。 “少府,虢国夫人与国舅的意思,还是希望你能尽快回长安,万年县尉的位置还保留着,眼下国舅已没有了能替他做决择的谋士……” 薛白再次看向了田野。 相比之前,若如今离开,他已放心了许多。但秋天还未到,他最担心的还是税收的一环,若不定下个章程,他心中不安…… *** 杨銛近来更是心中不安。 元载的贬谪,让他感受到了李林甫的强势。 不得不说,王鉷还是比不过李林甫,至少在最初的交锋中,各种手段都被李林甫狠狠地回击了。 经此一事,杨銛才算是完全理解了薛白的计划,决定由此开始韬光养晦一段时间,等待时机。 他前阵子因为元载的怂恿而情绪过于亢奋,此时一旦松懈下来,顿觉疲惫。 这日原本已不打算见任何官员,杨国忠却是来了,还是带着质问的语气。 或者说是一来就以兴师问罪的态度压了杨銛的气势。 “阿兄可否告诉我,元载为何如此行事?!” “此事还有何好说的?”杨銛道:“人都已经贬谪了。” “元载贪心,中了王鉷的诡计。”杨国忠道:“但阿兄何不早告诉我?” 此事确实是杨銛理亏。 杨国忠虽说地位不如他,但如今替圣人打点内帑,正是最得圣眷的官员之一,也是杨党如今的核心干将。 元载确实就是存了压一压杨国忠的心思,杨銛也明白,之所以还是答应元载,还不告诉杨国忠,为的就是平衡手底下的人。 “好了,事已过去了。” “阿兄说得轻巧,却不知已误了我们多少大事!还得我极力挽回。” 杨国忠咧了咧嘴,在他兄长面前显然比从前要傲得多。 说着,他话锋一转,道:“右相今日招我过去议事了,他许诺我太府少卿一职,如此我操持太府,才名正言顺。” “何意?” “我大概是明白薛白的计划了。无非是静观其变,卡要好处,如今时机已到,我既得了授官,可助右相除掉王鉷,如此,方能弥补元载造成的损失。” “不可!” 杨銛再不聪明也完全明白了,杨国忠所谓的好处,是他一人的好处,他得了一个太府少卿之职,但杨党其它人呢?或者说对形势有何改善。 “眼下时机还未到,我等继续作壁上观,不可再轻易给出立场。” “阿兄这又是何意?!”杨国忠道,“元载要助王鉷对付右相,用的还是见不得光的手段。反而是轮到我了,阿兄却要阻我前途?!” “咳咳咳。”杨銛气得咳起来,好不容易才道:“不同,他是联弱……” 杨国忠势在必得,却不是来与杨銛商量的,道:“今日来,是为了告知阿兄一声,我已决意接受右相给的官职。” 说罢,他径直甩手而去。 “你……” 见此情形,杨銛大怒,有心怒叱杨国忠短视、贪婪,但一开始咳就停不下来。 许久,他才把捂在口上的手帕拿下,用颤抖的手缓缓打开来看了一眼。 帕子里有一滩鲜血。 看着看着,杨銛的一双老眼渐渐混沌无光,之后浮出不甘之色来。 他叹息了一声,招过心腹吩咐道:“再去一趟偃师,告诉薛白,不论如何该回长安了……” 第271章 禁归 夏日的炎热日光把窗柩上的红色木漆晒得脱落了些,若仔细看这些细节,会发现右相府已经有些老旧了。 算来,李林甫置宅的时间与他任相年份相当,至今已有十五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