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8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852节 (第1/2页)

    说着,他看向另一人,道:“樊牢,你说。”

    “好。”樊牢掀开了脸上的裹布,指向地图,道:“桃林塞西塬,有一狭道,乃是当年掘出灵符之地。”

    众人都知此事,桃林塞就在潼关以东,也叫桃林县,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圣人梦到了老子,老子告诉他“有无疆之体,还有非常之庆”,于是便有官员看到老子显神在尹喜故里藏了灵符,一挖,果然挖到了,于是把桃林县改名为灵宝,并将“开元”的年号改为“天宝”。

    在很多朝臣们看来,圣人从英明到昏庸的转变也就是从此开始的。

    “于是,我们便把伏击地点设在那里。”樊牢道:“准备在那结束叛乱……”

    第447章 喜与狂

    “朕昨夜又梦到了太上玄元皇帝。”

    宫院中梅花点点,杨玉环刚让宫婢们温了一壶酒,准备赏梅自饮,便见李隆基难得过来了,更难得说话时还带着三分笑意。

    “朕遂问老祖宗,近来叛乱频发,是何原因?他说……金身旧了。”

    杨玉环正倾耳听着圣人的高见,闻言,眼眸中闪过讶然之色,不料圣人给出这样一个说辞,又能安慰谁呢?

    李隆基背过双手,道:“朕打算重修迎祥观,再续老祖宗的无疆之体、非常之庆。”

    “三郎今日心情好,想必是国事已理顺了?”

    “快了,或许还不耽误上元节。”

    这日是个晴雪的好天气,加上眼前景致怡人,李隆基不由吟道:“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

    杨玉环抬眸看天,觉得这诗真是应景,但不知那云与雪可是意有所指?又是怎样北风一吹,云飞白雪,双双散消?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

    诗还未念完,长廊处有宦官匆匆奔来,显然是有重要消息到了。叛乱发生以来,常常让人连好好交谈都难。

    “陛下,捷报啊!”

    “这般快?”

    李隆基反倒讶然,心道才驱哥舒翰出潼关,如何便有了战果,却不知那二十万兵马伤亡几何。

    他抬手止住那要说话的宦官,道:“去勤政楼。”

    “三郎?”

    “朕迟些再来看太真。”

    眼见着李隆基匆匆走了,杨玉环眼眸闪动,召过张云容,低声道:“这次可得打探清楚。”

    “喏。”

    勤政楼内,杨国忠已然到了,李隆基一进殿便屏退左右,问道:“如何?”

    “陛下,并非是潼关消息,是洛阳。”

    “捷报?”李隆基反而脸色凝重。

    不久前才听闻薛白兵进洛阳,今日便得了捷报,他遂在猜疑薛白难道是得了小胜,在洛阳城外击败了哪支叛军不成?

    杨国忠道:“消息未必是真的,说是……薛白已收复洛阳,活捉了安禄山。”

    他虽然说了出来,首先自己就不信,道:“因叛军主力陈于陕郡,封锁了洛阳与潼关之间的道路,消息先是送到南阳,再由南阳太守鲁炅递往长安。”

    好一会儿之后,李隆基才问道:“你信?”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安禄山被薛白擒获不合常理,那必然藏着阴谋,李隆基首先感到的是扑面而来的威胁。

    “不论真假。”杨国忠道:“薛白屡次抢功已是不争之事实,甚至与叛军暗有勾结,否则岂能如此顺遂?可见,他们必要借平叛之机拥立东宫。”

    “先封锁消息。”

    现在天子威望都跌到了谷底,李隆基绝不允许那些不臣者功勋彪炳,果断下了第一个命令。

    然而,就这般简单一件事,杨国忠竟是有些为难了起来,语气吱唔道:“陛下,只怕是晚了。”

    “嗯?”

    “鲁炅得知战报,不问根由、不辨真伪,已大肆宣扬。驿骑入长安时,在朱雀大街已沿途高声宣扬……”

    ***

    “捷报!王师收复洛阳,薛白生擒安禄山,叛乱已定,天下太平!”

    奔过朱雀大街的驿骑以几句话使得长安沸腾了起来。

    因为战乱而承受着各种煎熬的人们纷纷涌出门来,讨论着这突如其来的消息。

    有从洛阳逃难来的一家人相拥大哭,有困在旅途的商贾拍掌而笑,也有亲人陷在河南的居民喜极而泣,世间百态,不一而足。

    “咻——”

    “砰——”

    宣阳坊,虢国夫人的宅邸上空燃起了烟花。

    有仆役匆匆跑出门,扯着嗓子大喊道:“散钱啦!虢国夫人为贺薛郎平贼,拿出十箱铜钱散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