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870节 (第1/2页)
他本就是和衣而眠的,起身便问道:“出了何事?” 是夜,杨国忠就守在屋外,也是被吓得措手不及,忙道:“圣人,是他们发动了。” “现在就走,去散关。” *** 散关。 御驾才到陈仓之时,陈玄礼就已经派了心腹将领来守散关,以确保圣人随时可进入散关。 这将领是郭千里,是禁军中的老人,且心思简单。 是夜,郭千里早早就睡下了,呼噜声大作。直到被亲兵推醒过来。 “将军,醒醒!圣人很快要到了!” “嗯,嗯?” 郭千里揉着眼坐起来,艰难地睁开眼皮,向窗外看了一会,见天还黑着,奇道:“夜里过来?” “好像是陈仓出了兵变,已派了一队人先来,将军可要见见。” 郭千里起身披甲,出了城楼,看到月色中有数十骑鱼贯入城。 “陈仓如何了,圣驾此时在哪?” 边说边走着,才走到一半,郭千里忽然警觉起来,大喊道:“拿下他们!” 他分辨出前来的兵马虽是禁军,穿的却是南衙千牛卫的盔甲,并非圣人身边的北衙禁军。 首先跳出来的念头便是,莫非长安被叛军攻下,叛军扮成禁军来劫圣人了。 随着城头上一阵响,箭矢已纷纷指向了来骑。 “郭将军,好久不见了。” 恰此时,却有一骑越众而出。 郭千里凝神一看,先是一讶,接着便是一喜,道:“薛郎?竟是你来了?” 月光下,那身披禁军盔甲,样貌英挺之人,不是薛白却又是谁。 “不错。”薛白展颜显出一个欣喜的笑容,道:“长安已然守住了,殿下让我来迎圣人回宫。” “哈哈哈哈,太好了!” 郭千里大喜着上前,薛白也翻身下马,两人互相拍了拍对方的肩。 “我前日还在想,这般逃出关中也不是个事……” 伴随着这爽朗的声音,郭千里脸上展露出了灿烂之色,忽然,他眼神一凝。 “不对,方才说陈仓出了兵变,圣人要加快入蜀。” “没错。”薛白道:“杨国忠不愿圣人回长安,发起了兵变。” 郭千里看着粗莽,却不算傻,已不相信这番话,正要退后,却发现已被薛白的人簇拥在中间了。 “将军,私下谈谈如何?” “谈什么谈。”郭千里道:“你运气好,恰遇到我这个故人,不然早被万箭射死了。” 薛白摇了摇头,道:“我是运气不好,散关守将恰好是郭将军,你虽与我亲近,其实对圣人却是愚忠。换作旁人,早便知该拥护太子守长安了。” “薛郎,你莫是要造反不成?” “带回圣人,守住国都,再造大唐,岂是造反?” “当我不知吗?庆王兵变,将圣人逼出长安,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杨国忠、李亨才是真的兵变,为一己之利欲挟持圣人,将军难道觉得圣人逃亡在外,胜过守在长安吗?” 郭千里终于是被他说动了,犹豫着,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道:“要是圣人回去,长安真能守得住?” “那是自然。” 薛白想了想,无意间说了一句最打动郭千里的话。 “回去吧,过几日就是上元节了。” 郭千里一愣,看着眼前的薛白,仿佛回到了天宝六载,他抱着他家的小孙女在坊楼上看灯花。 他其实很明白,一旦圣人逃离关中,天下人心一变,再要平定叛乱,就得要更多的时间、兵力。 于是,他在心里问自己,忍心让孙女长大以后活在一个乱世吗? “说好了,守得住。”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薛白知道,能说服郭千里,靠的不是两人平日的交情,而是大义。 这次他运气好,站在了大义的一边。 *** 夜风很冷,薛白登上散关的城头,拿着千里镜向北面看去,等待着李隆基、杨国忠。 他的计划很简单,首先,他知道李亨不愿南下,即使在马嵬坡没有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