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924节 (第1/2页)
几年间,他青云直上,当了宰相,认为自己到了薛白永远达不到的高度,可薛白却踩着他成了皇孙,所图是什么? 青云之上,还有青云。 同样是上进,薛白的志向是天外有天。 “好……恨。” 杨国忠闭上眼,最后的这一瞬间,他看到了一个奇异的画面——有云在青天,有水在瓶,相隔天地。可水竟是变成了雾,缓缓腾起。 原来水就是云,云就是水。 “嘭。” 他脑中的瓶破了…… *** 李光弼才出立政门,便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 走到万春殿前,便看到他麾下的将士们正在与禁军对峙。 那些禁军人数不少,执着刀、张着弓,气势并不弱。 “谁敢在宫中闹事?!” “我看你们是在寻由头挑衅,当我们边军是吃素的吗?!” “全都待着,等查清了何事才可出宫!” “我们是支援长安的功臣!” 此时,军中的将领们都已经多喝了几杯,酒气上来,那股桀骜不驯的劲便也撒出来。 而禁军看起来显然是早有准备,调度统一,增援迅速,且一言不合就拔刀在手,显然事有不对。 “节帅。” 见李光弼回来了,他麾下的部将张伯仪当即嚷道:“我看庆王这场宴不是庆功宴,是鸿门宴!” 李光弼大步穿过人群,走到禁军为首的一名将领前,问道:“陈玄礼呢?” “末将张小敬,奉命执守宫门,如今宫门……” “够了!” 随着这一声大喝,王难得已然赶来,向张小敬道:“殿下、北平王有令,军务紧急,今日御宴歇息,请援军先行休整,待击败了叛军主力再行庆功。” 他之所以说是李琮、薛白的命令,已是在为圣人到蜀郡之事而有些心虚了。 “还不让开?!” “喏!” 张小敬略微地犹豫了一下,行礼退下。 “慢着。”张伯仪喝道,“禁军是否在埋伏我等?!此事若不说清楚,今日我等就不走了!” 他们不愧是骄兵悍将,手里没持武器,身上没披盔甲,在宫城之中面对禁军,气焰反而还要嚣张三分。 “出宫!” 李光弼却是当即喝止住这些将领,向王难得点了点头,径直带人出宫。 至于杨国忠挟持杨贵妃之事,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大不了就是死一个杨贵妃而已,无关大局。 “节帅。” 出了宫,张伯仪当即赶到李光弼身边,低声道:“庆王必有准备,欲夺你兵权,请节帅先下手为强。” 李光弼抬起手,道:“我自有考虑,先平叛。” “可陛下的旨意……” 张伯仪说的“陛下”指的是灵武的新君,这是他们此前早就确认过的事,可李光弼今日的态度却是有了改变。 “节使难道没看出来吗?庆王包藏祸心。”张伯仪不由大为疑惑。 李光弼当然看出来了,薛白想武力夺他的兵权。 另外,他心中还有个疑惑,倘若薛白真是命人把圣驾护送到蜀郡,那么,该非常有底气说服他才对,如何还会布置下这么多的埋伏? 这种情况,更像是薛白临时得到消息,而改变了计划。 但不着急,只要圣人是在蜀郡,那就没人能挟持得了圣意,诸王之中,谁是忠,谁是逆,一封圣旨就能见分晓。 *** 立政殿。 血不断地从杨国忠脖颈中流下,洇湿了华贵的地毯。 李琮上前,探了探杨国忠的鼻息,叹了一口气,彼此都是毁了容的人,难免有些惺惺相惜。而眼下更重要的是,该拿蜀郡的圣人怎么办。 “你们……” 李琮正要开口指责殿内剩下的三人窜连欺瞒他,想到高力士的态度,连忙显出关切的神色,道:“陛下,果真无恙?” 薛白从怀中掏出王难得悄悄递给他的公文,展开给他们看了一眼。 高力士目露欣慰,杨玉环却是失望惊恐,李琮则试图用满脸的欣慰掩饰内心的失望惊恐。 “天佑大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