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155节 (第1/2页)
“阿爷!” 一个正佝着背在割野草的老农转过头,见砚方回来了,十分欣喜,眼神里透出骄傲之色。 不远处的农夫们也是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砚方上前,见他阿爷没有多余的镰刀,就弯下腰拔着草。 父子二人沉默了一会,他才开口。 “阿爷,我们家姓袁,我有大名吗?” “我们逃到崔家那年你才两岁,是管家给你起的名字。” “这是府里书僮的名字,以前死的书僮就叫砚方。阿爷,我有自己的大名吗?” “你没的,你阿姐倒有……” 父子二人又沉默了一会。 砚方道:“阿爷,我们家以前也是寿安县的丁户吧?” “那可不哩,良民。” “我听朝廷张榜,丁户若是肯回去,每丁分田一百亩,一年免庸租,次年税半,三年后才……” “哪能回哩?!遇上灾年,要饿死的!” 砚方道:“阿爷给崔家种地,地是崔家的,粮也是崔家的,连我们的人,连我们的子孙后代全是崔家的,一年种那么多粮,交上去的庸租是新政的三倍,值吗?我们回去吧,饿不死的,灾年朝廷有常平仓,还有春苗贷……” “这样好的主家,哪里还再有?!” 老袁头着急起来,挥舞着手里的割草刀,问道:“你这些,哪听来的?是不是县里那个新来的吏员说的?他霸占人家小寡妇,马上要被乡里浸猪笼了,你听他的?” “什么?邵文远不可能霸占寡妇。” “傻小子,你才吃了几粒盐。遇到这样好的主家你不安份,我们只盼着你能当上个小管事,再娶个府里的婢子,生几个大胖小子。” “生下来再当奴婢吗?!”砚方突然情绪崩溃地喊了一句,道:“我不要再当奴婢了!” 他喊过之后,见阿爷傻愣在那,连忙压低了声音。 “阿爷,回去落籍吧,儿子想去考科举,儿子以后当大官,孝敬你们二老。” “怪不得,三管事上次说你眼高手低哩。” 砚方讶道:“他说什么?” “主家对我们有大恩,当年要不是三管事借我们钱,我早就病死了。后来遇到灾荒,我们欠了三年的租庸调,要不是三管事劝主家把我们买下来,这个家早都没了。好不容易,把你养到这么大,你现在要脱籍,你拿什么还主家的恩情?” “阿爷放心,等我当了官……” “你当不了官的啊,我们祖上一个当官的都没有,你怎么敢做这种白日梦的?” “因为我读书啊!” “啪。” 砚方还想再说,脸上已挨了一巴掌。 不痛,但他那种了一辈子地的阿爷却异常坚决。 “你连夜回去伺候郎君,给三管事磕头认错,说你以后再也不敢眼高手低了。” 老袁头说完就走了,田梗边就留下砚方一个人。 他吸了吸鼻子,独自往崔家别业走去。 *** “砚方,你回来了,有位郎君正找你呢,快跟我来。” 正在小门处张望的婢女春桃见到砚方回来,十分欢喜,迫不及待地就向他招着手。 “快来,你就别整天苦着个脸了呗,郎君房里的书僮,府里最体面的差事了,还有什么不足的?” 砚方不答,问道:“是谁唤我?” “总之是一个郎君,长得普普通通的,特别特别普通。”春桃犹豫了一会,补了一句,“可没你俊。” 说完,她害羞地低下头。 砚方却像没听到一样。 他知道春桃想让他去求郎君开恩,让她与他凑一对,以免她被许给外院干粗话的。他也不是不喜欢她,但他不愿与一个奴婢生奴婢。 走到崔洞的院子前,一个身影迎了出来。 “吉郎君?” 砚方连忙行礼。 “过来。”杜五郎低声说着,引砚方到一边,问道:“你真心想科举吧?” “是,小人死都想参考。” “那好,我也想帮你一把,但要先确定你有真才实学。” 砚方大喜,眼睛瞬间就亮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