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210节 (第2/2页)
:“杨娘子死了,阿爷觉得是二姐还是李泌杀的?” 杜有邻抚须半晌,还是说了心里话。 “李长源为人方正,若非万不得已,不会动用行刺的手段。可二姐真敢做这等事?” 不用杜五郎回答,杜有邻也知自己那个二女儿一向胆大。 他终于是意识到自己的宰相之位大概率要不保,叹息了一声,愀然不乐,自去书房写辞呈了。 杜五郎继续坐了一会,薛运娘却是过来,道:“郎君,有人想见你。” “谁?” “是博平长公主。”薛运娘小声道。 她们是在往东都的路上结识的,之后一直有所来往。 “唉,这种时候,我最好是不要见她的。” 杜五郎其实知道明哲保身,可终究是为人心软,最后还是答应了见李伊娘。 “臣见过长公主……” “五郎万莫多礼,今日是我有事想请托五郎。” 李伊娘是在掖庭长大的,行事没有什么客套,开门见山便说起来。 “其实我也知道发生了什么,说是,李先生牵扯到了刺杀杨娘子一事,顺带着查到了阿菟的身上。” “和政郡主?” “嗯,自从忠王父子身死,阿菟表面上一直没显出仇恨来。我也是这次才知她在私下里反对陛下,前些时日,她去见了李先生。皇城司一查,查到她当年曾去见过仆固怀恩,借由仆固怀恩之女与回纥有所联络……” “这么大的事?!” 杜五郎吃了一惊。 他也见过李月菟几次,印象里是个善良文静的小女子。 “如此说来,怪不得皇城司今日捉了这么多人,我还当陛下是为了杨娘子之死。” 说到这里,李伊娘不由落了泪。 她抹了抹眼,道:“当年我沦落掖庭,唯有阿菟愿意来看我,她对陛下也是有恩义的,五郎能否向陛下求求情,饶她一条性命。” “陛下要杀她吗?” “她如今还在潜逃,一旦被捉住只怕是必死。” 杜五郎无言以对了,他发现这个博平长公主是只管个人的亲疏喜好,从不在乎社稷大义,她与薛白亲近,便自始至终相信薛白是李倩,她与李月菟感情好,不论李月菟做了什么都要去保护,至于那么多宗室,她一个都没替他们求情,也从没说过“李氏宗庙”四字。 他却能从这件事里感受到李氏宗庙风雨飘摇了。 牵扯到这么多的大案,李氏宗室很可能要再迎来一次武则天时期那般的大清洗,此事之后,薛白若想取代李唐,完全能够做到,哪怕没有杜妗的辅佐。 “我如果能见到陛下,就替和政郡主说说话吧。” 杜五郎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虽然他认为这件事会很难。 *** 其后数日,杜五郎愈发感到局势的紧张,以及其中的微妙之处。 皇城司正在不留情面地对付李唐宗室,除了造反大案,还查出了他们许多欺男霸女的罪状,并根据这些罪行抄斩、流放、罢官免爵、抄没家产。 很快,案子便波及到了更多的公卿世胄。 他们大概也没想到自己没有因反对天子的新法而被清洗,却因为被宗室牵连而遭殃。 一片血雨腥风之中,达官贵人们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这次却没有人举兵反抗。 微妙之处便在于此。 天子之怒是因杨玉环之死而起,但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此事是杜妗所为,凶手毕竟是以和政郡主家奴的身份被处死的,人们根据当夜的情形推测,杜妗、李泌、元载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薛白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极为克制。 他以贪污的罪名流放了元载,却没有处死杜妗,至于李泌,甚至都没有被罢相。 表面上看,这个处置有些偏心,可局势却达到了某种平衡。 经过这一年,元载的属下多半已经被李泌拉拢、提拔,再加上崔祐甫、张巡被李泌说服支持变法,引为宰相,新政并没有因为失去元载而被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