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212节 (第1/2页)
刘介当即起了戒备,赔笑着反问道:“五郎问此事做什么?” 杜五郎惯与这些低阶官吏打交道,到了关键时候倒也有些急智。 “不瞒你,有个机密消息在当时走漏了,但我知道,绝不是我走漏的。思来想去,会不会是陛下当时还见了别的人。” 刘介眼中精光闪动,手抚着那稀疏的胡须,也不知在想什么,却就是不回答这句话。 杜五郎眼睛里马上就显出了诚恳之态,道:“此事关乎我的性命,你若能告诉我,可就是帮了我大忙了。” 刘介思忖着,时不时偷瞥他一眼,似乎在考量着帮他的回报与风险。 末了,他终于是开了口。 “此事我告诉五郎,可是冒着性命之危啊。” “我绝不忘刘公之恩义。” “其实陛下进洛阳城以后,先见了另一人,那人如今可是朝野最让人胆颤心惊的……” *** 一场朝会结束,宗卿又有十数人被赐死、流放。 明面上的罪名有,且证据确凿,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群臣心里清楚,天子这么做无非是因为和群政主派人杀掉了杨妃。 说来,杨妃与当今天子的私情已成了李氏宗庙的耻辱,和政郡主有魄力、有能力将这个污点抹掉,可谓是女中丈夫,值得敬佩。 听说如今她已经被捕归案了,却不知天子要如何处置。 而还有一些人私心里认为,其实就连和政郡主刺杀杨妃一事都是借口,天子就是想要颠覆大唐。 究其原因,三庶人案使得李倩从小长于贱隶之中,如今虽居于尊位,实则已被熏成了贱骨头。 在压抑的气氛中散了朝。 李泌近来都没有去政事堂,而是将文书印信都带回家中。 上一个这么做的宰相还是李林甫。 因此,对李泌指指点点的人也不在少数,怎么戳心就怎么冷嘲热讽。 “看样子,大唐宗庙要葬送在李泌的妙计中喽。” 面对这些风言风语,李泌始终不作理会。 他回到家中,径直进了书房。 很快有人进来,禀道:“查到了。” “说。” “与圣人一起回东都的官员叫刘介,那几日圣人是用了的他的信印行事。” 李泌喃喃道:“怪不得始终查不到。” “我们已经在向刘介套话了,想必很快便有结果。” “莫被圣人察觉了。” “喏。” 那人退了下去,接着,闲云过来道:“道长,你要见的人来了。” “请他进来吧。” 一个戴着斗笠的健壮男子便进了书房,却是郭子仪之子郭晞。 李泌抬头看向郭晞,先是寒暄了几句。 “郭公还好吧?” “赋闲在家,自在得很。” “让人心生羡慕啊。” 郭晞轻哂一声,只当李泌是在说风凉话。 可他这次来之前,郭子仪却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他“你不可怪罪李泌,他是把老夫没能办成之事担起来了啊”。 郭晞也听了近来发生之事,不愿废话,开门见山道:“你若是想怂恿我等再起兵,趁早死心。” 说来,以前李泌助李亨争位之时,郭子仪却倒向了薛白;此前郭子仪起兵,李泌却又出手镇压了下来。彼此还从未同步过。 他们这些李唐的忠臣,就是被这般时而拉拢、时而打压而分化了,难以同心协力。 “放心吧。”李泌道:“天下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我断不会使之再起兵祸。” 郭晞道:“陛下饶了郭氏一门,我对陛下重恩唯有感念,绝不背叛陛下。” 这番话未必是真心,有可能是不信任李泌,但话说得很死,不给任何说服他的希望。 何况郭子仪已被罢官去职,赋闲在家,手中并无兵权。 李泌遂干脆有话直说,道:“郭公与和政郡主可有往来?” 这才是他请郭晞来的原因,既然李月菟曾私下拜访过仆固怀恩,那么,郭子仪当时起兵反对薛白或许也有她的怂恿。 果然,郭晞脸色一变,不再像方才那般傲慢了。 “这次的事,会牵扯到郭家?” “说吧。”李泌道,“与郡主有几次往来?商议了什么?” “当时我阿爷不是因为郡主才起兵的,完全是因陛下不肯承认李氏子孙的身份……还有就是,和政群主为了向阿爷证明此事,告诉阿爷,她与陛下有私情。”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