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3章 (第2/2页)
,只有不足的利益。 耿舒宁对新国公善待,能帮她立下贤名,也能跟其他进宫的妃嫔背后的家族对抗。 她们都以为耿舒宁注意宫里的消息,是为了板上钉钉的后位该如何坐稳。 要是两人知道,耿舒宁准备忽悠太皇太后,给那爷俩玩个大的,肯定不会跟耿舒宁如此建议。 耿舒宁被两人的话启发,眼神越来越亮。 不只乌国公府能拉拢,目光不能局限在蓝盆友后宫,老爷子的后宫妃嫔,背后也是不小的势力嘛! 连小年糕都六岁了,也该上幼儿园了! 第97章 腊月二十七,胤禛亲自前来,奉请太皇太后和太上皇回宫过年。 这是上次遏西陵时,胤禛跟康熙商量好的。 自胤禛登基后,这也算是头回大贺年节,算是给天下一个信号—— 太上皇很满意新帝,承认他的功绩,与天下同贺,大清迎来了英明新主。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做给百姓们看的,主要还是为了有借口大赦天下,加开恩科。 河南、湖广惩治了一批贪官,山西在年后也会步入这个行列,朝廷缺人才。 三年一次的会试和殿试,选出来能用的人实在是不够用。 这本该是胤禛登基时就做的事情,只是那时忙于赈灾,实在没那个精力。 加之头两年,太皇太后受了惊身子骨虚弱,文武百官又频频奏请太上皇收回禅位旨意,娘俩烦不胜烦,干脆在畅春园不出来,谁都不搭理。 雍正三年,太上皇才第一次出畅春园贺寿,这也算是个重新出现在人前的信号。 好些文臣上折子奏请两座大山回宫,与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一起庆贺四时八节,烘托出四世同堂的皇家盛景。 但那时康熙和胤禛都清楚,胤禛的皇位还不算稳。 以几个没了的皇阿哥为首的势力暗潮涌动,争权夺势的家族私斗成风,太上皇出来只会催化争斗更厉害。 但胤禛没叫康熙失望,只用了一年半不到的时间,在废后之后,算是彻底坐稳皇位,再无人能动摇皇权。 这也是康熙明知道耿舒宁有红颜祸水的危险,仍然接受她的缘故之一。 他清楚,胤禛能缩短原定一半时间做到这点,少不了这丫头跟皇家所谓的缘法。 至于是不是真的缘法,康熙本想弄清楚,但胤禛和耿舒宁不愿意,他也没强求。 总归这缘法是归了爱新觉罗,但凡有一丝可能是真的,强求只会坏事,私下里叫人警惕些盯紧了就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