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7章 (第1/2页)
这一去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他看见过不少离家下乡的中学生,也没见谁能顺利回来的。 甚至有很多知青都在农村成了家,把自己的根留在了当地。 夏承志强撑着往日的坚毅,但望着儿子时还是难忍泪意。 “星瑜,你要平平安安的啊!” 夏星瑜是他最小的儿子,从小到大就没有出过远门,现在却要离开家里,从此以后父子相隔千里。 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面。 林瑶没有丈夫那般坚毅,两只眼里已经蓄满了滚烫的泪水。 她拉着夏星瑜的手,一句句叮嘱:“你在那边不要怕,一定要好好活着,就算是赚不到工分也没事,爸妈和你哥会给你寄钱寄粮的。” 她这个儿子出生的晚,没赶上建国前的混乱时候,自幼就是文文弱弱又没什么脾气的性子。 虽然有些娇气,但本性单纯。 也不知道离开家会不会受到欺负,会不会吃不饱穿不暖。 夏星瑜温柔地笑了笑,“妈妈,我都记住了,我一定能重新回来的,你们不用太过担心。” “属于我的东西,早晚都是我的。” 原本的大学录取名额,他会凭自己的真本事重新得到的。 夏星琰没有弟弟这般乐观,但他也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没有在这时候再说什么扫兴的话。 农村的苦累让知青感到绝望,沉重的农活让他们变得格外现实,再也没有学校里的天真。 有些苦是说不出来的。 身体的劳累和心灵的重压都很容易摧残知青原有的幻想。 夏星琰很是担心自家弟弟。 他弟弟不随父亲随母亲,不仅长得精致漂亮,而且手无缚鸡之力,根本就没办法参军作战。 不然小弟早就从军了,也不至于被父亲的对手抓住机会安排下乡。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家小弟放在旧社会妥妥就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娇少爷,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别说种田耕地,就是站在田边都是不可能的事儿。 他越想越担忧,眼底透着不安。 “小弟,你到了那儿,不要强撑,万事都要以自己为重。” 夏星瑜微微颔首,“嗯,我会的。” 一家四口又聊了几句,夏星瑜才被送往火车站乘车南下。 跟他同行的还有二十个知青,都是前往川省眉山市的。 但跟夏星瑜分到一起的只有一人。 庄玮栋,津海本地人,虽然年纪比夏星瑜大三个月,但活泼开朗且话痨,一路上就没停过嘴。 “眉山是什么样啊?” “夏星瑜,你去过南方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