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2章  (第1/2页)
    所以,即便宁梓书和宁岚音是庶非嫡,也依旧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兄妹两人跟其他兄弟姐妹的关系也不错,一家人都是同气连枝的。    大家族对后代子孙的教育很看重,自然不会把他们培养成废物,或是刻意把自家孩子养成纨绔。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世家子弟都懂这个道理,而成安伯能保住家业和荣耀自然不是蠢人,他对四个儿子的培养都是一样的,只是略微看重作为继承人的嫡长子。    毕竟是伯府未来的掌权人,嫡长子的教育问题必须要慎重。    成安伯又不想毁了宁家的未来。    不仅重视嫡长子,其他三个庶子也没有任他们野蛮生长。    譬如宁梓书的二哥便入了军。    譬如宁梓书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后便外放为官积攒经验。    宁梓书打小就跟着名师读书习武,及冠后便通过科举入仕,没有依靠家族荫官来获得官职。    他是寿昌十九年的探花郎。    不仅文采斐然,还长得玉树临风。    当初高中探花在城中打马游街时还差点被姑娘们的荷包给埋了,若非府内护卫及时阻拦,只怕宁梓书早就被哪家富商抢回家结亲了。    在他高中探花后并未留任高陵城,而是选择外放曲阳县为官,渐渐积累了不少声名和威望。    他在曲阳县待了三年,本该在任期到后调回高陵城为官。    官职调令都已经下来了,但他还没来得及离开曲阳县便遇到了豫东王起兵谋反的突发状况。    豫东王是当今魏帝的皇叔,从先帝时期就暗中积蓄力量,偷偷觊觎皇位,一直挨到先帝驾崩才开始有所行动,但先前都是小打小闹。    直到两个月前联合多方势力起兵,意图谋夺新帝屁股底下的龙椅,还派出军队沿路南上攻城。    谋逆军不仅是侵占各大城池,就连附近县城也没有放过。    而曲阳县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正确的发展来说,临近庐江城这座军事重镇的曲阳县应该是可以撑到庐江城援军赶来的。    但事情恰恰就出了意外。    叛军围住曲阳县之时,尚未离任的宁梓书号召守城士兵死守城门,又亲自率兵出城阻拦叛军。    除此之外,他还命几名军士突围,火速前往庐江城求援,同时燃放烽烟,向附近城镇传递求救信号。    只要援军及时赶到,曲阳县外围困的叛军便不足为惧。    事实确是援军未能及时赶到,死守不退的宁梓书及衙役军卒全都战死了,城门被反王叛军攻破了。    叛军在城中肆意烧杀抢掠,把欣欣向荣的曲阳县造得满目狼藉。    男主的母亲,也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