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6节 (第1/2页)
猫坎肩已然上交,还是不可能还的。 不止不还,顾劳斯还拐了谢老太君的球球,与宁暄发展出一段深刻友谊。 得了宁暄青眼,小顾凑不要脸地哄着心智只有几岁的宁暄,陆陆续续盗完了陈皇后的棺材本。 与陆渊往来密信,自然也在其中。 …… 这无赖打法,厚脸皮如顾准都自愧弗如。 场外,扒在窗口呈望夫石状的小顾突然“阿嚏——”一声。 他揉了揉鼻尖,眼见着日头高起,心道不就选个状元,这传胪怎地如此拖沓? 却不想在他不知不觉的时候,整个大宁都变了天。 顾准既做了万全准备,自是知晓陆渊并非主谋。 但他要的,只一个恶有恶报。 法理公正,歹人怎配? 他就是要陆渊也尝尝蒙冤至死的苦楚。 何况神宗朝一贯流行定人罪行不须证据,只凭皇帝金口玉言。 是以他矛头一转,好整以暇向神宗道,“陛下,年节已过,老臣却迟迟等不到回程的旨意。闲来无事只好在京中乱逛,你猜臣撞见了谁?” 他说一半留一半,目光直直,毫不避讳望向神宗。 “贼子徐乔竟没死透,陛下金口玉言诛九族之人竟还好生活着,你说奇也不奇?” 其实半点不奇。 神宗急着灭口,顾准哪有留人的余地? 可这丝毫不影响他诈一诈狗皇帝。 “徐氏见到我,为保命竟又交代了许多。 其中就有陆大人如何通过他攀上帝王门路,又如何与周氏、陈氏沆瀣坑害忠良的证据,既然陆大人咬死不认,陛下不如召徐乔当堂对峙?” 顾准微胖的脸上一派赤诚。 徐乔留没留证据顾准不知道,但他是稳稳拿捏住神宗要脸的脾性。 果真,神宗听懂了他无声的胁迫。 徐乔不止是他的耳目,更是替他传信的口舌。 陆渊献计,是他授意,陈氏构陷,有他推动,如此阴私,怎可呈于朝堂? 便是万分之一的可能,这时节他也不敢赌。 老皇帝默默咽下喉头老血,艰难开口。 “不必了,既是秦昀办的案,朕断无不信的道理。” 他倦怠扶额,“当年是朕轻率,令恩师蒙冤数十年,既已查证当年谋逆乃陆渊妖言蛊惑,是陈氏栽赃构陷,朕自当还老臣一个公道。 谢爱卿,即刻替朕拟诏,追封云鹤为魏国公,谥忠穆,云氏门生,悉数平反。 至于陆渊,以一己私怨酿下此等祸事,判凌迟;陈氏虽为从犯,亦难辞其咎,废黜陈氏皇后之位,赐鸩酒。” 顾准早料到是这个结果,闻言十分配合地稽首谢拜。 满堂装了一个上午的鹌鹑们如蒙大赦,也跟着行礼。 一时间山呼万岁的嘈杂,盖过了陆渊微弱的喊冤。 不待他继续,早已有几个锦衣卫眼疾手快将人拖了下去。 眼见着又促成一桩冤假错案,顾准微微发福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微笑。 从徐乔到周月,从柳巍到陈愈,直至今日的陆渊,他一步步逼着神宗亲手断腕,就是要钝刀割肉,叫他把恩师自缢前的绝望,一味一味全都体验一遍。 左膀右臂,被削的仅剩一个方家。 独木难支,也不影响顾准赶尽杀绝。 赶在留仁高唱退朝之前,老大人脸皮甚厚地发问。 “陛下,吾师之冤已洗,可臣的冤屈呢? 方才方家罗列罪行,条条桩桩,都须以云门谋逆为前提。 既然陛下也信这是莫须有的构陷,那方尚书是不是也当给臣一个交代? 老夫愚钝,试问你父子二人,我顾氏不惑楼,何时宣扬过异端邪说,又是哪里有结党谋逆之行径? 可别拿我宗族那些无名牌位说事。 诸位大人扪心自问,谁家宗祠没备几个空牌位以备不时之需? 如我等这般老货,生死难料,指不定哪天就丢了性命,难不成真等死了才去寻人现砍木头、造棺漆牌?” 众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