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第1/2页)
    欧文接过水,向保罗道了声谢,然后随意喝了两口。    在电光石火之间,他已经做出了决定,打算将错就错,就假装看不见这个东方少女好了,看看她要做什么。    想到就做,欧文控制住自己的目光,尽量不要太明显地望向夏青黛,只以余光观察。    夏青黛此时翻的这本全英文版的书,专业性比较强,很晦涩难懂,以她高中生的这点英文水平根本看不懂。    她本身英文就是弱项,此时直接看英文原版还真的是有点难为她。    看不懂,换!    一连换了底层书架上好几本书,结果夏青黛悲催的发现,这最后一排的书可能是最艰涩的,她根本一本都看不懂。    但是如果从上面几排拿书吧,又太显眼,她怕把人给惊动了,节外生枝。    毕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她半夜忽然看到书架上的书在飞,肯定是不会那么平静,要把夏商陆吵起来的——如果他在家的话。    “我的天呐,这都是什么书啊,怎么就都那么难呢!”    夏青黛捧着脸嚷了一句,太为难宝宝了!    而这时欧文也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嘟嘟囔囔说着他听不懂的话语的小仙女,看起来好像看不懂人间的书籍。    于是,他开始字正腔圆地朗读起自己手里的这本书。    虽然他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好,但身为牧师的父亲,还是可以给他提供基本的教育的。    且他的母亲是一位真正的淑女,读过很多的书,教了他许多上流社会爱用的语法。    所以他现在阅读浮翠山庄的藏书,一点难度都没有。    他只是没有机会大量阅读,但并非不爱读书。这也是今天他会秉烛夜读的缘故。    听到他字正腔圆的朗读,夏青黛干脆地放下手中的书,走到他的床边,歪着头去看他手里的书。    “好纯正的伦敦腔啊!”夏青黛感叹了一句,“真好听。”    欧文的母亲便是一口伦敦腔,所以也这么教他。    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格兰,就只有一个城市——伦敦,其他地方都是乡下。    看英国古典书籍里说去伦敦,一般都是使用“go to town”的词汇,代表进城;而从伦敦出来,则是用“e down”,也就是下乡。    此时夏青黛听到了两次“london”,一次“go to towm”,差不多能确定,这读的是一本与英国有关的书了。    所以,这里真的是英国?    看古堡周围的环境,应该是英格兰乡下吧,伦敦的住房估计没这么稀疏,肯定住得密密麻麻的,就像中国的北上广深。    夏青黛想当然地这么以为,毕竟她从来也没有机会去伦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