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第1/2页)
皇帝转着腕间珠串,淡淡道:“煞气如何化解?” 这一句话说的十分平淡,全然看不出喜怒,更琢磨不透倾向。 冲虚只得硬着头皮道:“以贫道愚见,只需关上东宫宫门,清清静静念一段时日典籍,即可以圣人清气化解凶煞。” 这话同样还是进可攻退可守,念典籍的时间可长可短,皇帝若要压制东宫,自然可以让东宫关上门念一两年;若并非针对东宫,那念上一日也是念过了。 皇帝便道:“那就令太子妃静养一段时日,休养伤势,顺便挑些典籍送去,好好念一念。” 内侍领命而去。 御前侍从很快收拾出三个大箱子,装满典籍,往东宫送去。 柳秋折返回来时,正看见这一幕。 她做了多年宫正,极擅揣摩皇帝心事,自然明白这是打压东宫的意思。 身后亲信知道柳秋的心病,微露喜色道:“东宫虽然安然无恙回来了,圣上到底还是生了些疑心。” 柳秋平静道:“不够。” 她原本想要徐徐图之,剪除掉皇帝可用的年长子嗣。 然而恒春山刺杀一事,太子妃逃过一劫,却引得皇帝怀疑景涟。对柳秋而言,这是她做了宫正这么多年以来,阴沟里翻得最大一条船。 她过去不是没有在皇帝那里吃过挂落,这一次的风波她照样隐身,丝毫没有受到牵连。 然而牵连了景涟。 柳秋忍耐多年,不与景涟接触,一大半都是害怕将姐姐的孩子拖下水。她宁可自己被投进宫正司的牢狱里,也不想将祸端引到景涟身上。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柳秋低声喃喃。 旁人或许还未曾察觉,但她侍奉皇帝多年,却看得清楚明白。 近年来皇帝身体每况愈下,疑心也越发严重。三年前明德太子重病时,还曾经受过皇帝严词斥责,致使病情加重,这也是太子薨逝后,皇帝对太子妃颇多优容的其中一个原因,他心中有愧。 连寄予厚望的嫡长子,重病时都要为他所疑。 景涟再怎么受宠,终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 陈侯夫妇之死,与皇帝之间有着切不断的联系,更遑论当年陈侯主持承宁变法,所谋正与如今朝中风波有着诡异的相似。 柳秋攥紧手指。 她不能赌,不能赌皇帝对姐姐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 这份心思在景涟年幼时,可以保她千娇万宠的长大。但在她已经成人,皇帝则日薄西山的时候,未必能继续保住她。 毕竟,皇帝对景涟的态度一直那样复杂。 把她捧到最高处,却又随时可能松开手。 为她寻最好的夫婿,却又隐秘地存着一份恶念。 否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