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德帝大行  (第3/3页)
洲市集,互通有无,以皮毛换粮草,相信可有回旋余地。”    朱璃芷话音一落,朝堂上再次陷入一片议论纷纷。    大启开国以来,太祖便明令锁国之策。    边关从不对外开放,海运也同时禁止。    太祖时期国力强盛,锁国之策尚无弊端显露,但今时已不同往日,两百年的闭关锁国,已陋弊频现,首当其冲的,便是北疆各部落旦一遇上灾害,民不聊生时,便会南下抢掠。    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后,往往留下一片狼藉的空城,游牧部落从不经营城池,任其荒废,待下一次两国交战时,若是战败,就将已无用的空城,归还大启。    朱璃芷的提议显然有违祖制,但总比割让疆土让人得以接受。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或有点头或有摇头之际,沐怀卿面色阴郁地开口,“这只是公主信口一言,北疆部落如今陈兵居庸,能放弃这唾手可得的好处?”    面对沐怀卿的质疑,站在殿上的朱璃芷毫无惧色地回道:“能不能行,派遣使者相议便知。”    沐怀卿闻言,冷冷一笑,目光放向朝堂,“不知诸位大人对德安公主的想法可有异议?”    奉天殿中,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半晌都无人出声。    沐怀卿微微眯眼,正欲罢了朱璃芷的提议,可就在这时,内阁首辅徐伯谦突然开口,“公主的想法,臣认为,不妨一试。”    内阁首辅徐伯谦乃三朝元老,又是托孤重臣,在朝中是名副其实的文官之首,他一开口,便立刻有人附议。    面对殿中再度此起彼伏的附和声,沐怀卿沉下了脸。    他的目光落在朱璃芷的身上,看她端持威仪,目不斜视地立于殿中,皇族威仪显露无遗。    她根本不曾再多看他一眼。    曾经小女儿的娇态,如今已荡然无存。    那冷漠高贵,目下无尘的大启公主,终于拿出她最疏冷坚硬的一面,来面对他。    最后,沐怀卿同意派遣使者议和。    三日后,议和使团出发,半个月后便传来消息。    乌戈族同意以开放五洲市集替代陪嫁五洲土地,但却另附了一个条件。    和亲人选唯德安公主一人耳,不予她人代替。    消息传回盛京,群臣们终于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割裂疆土,嫁哪个公主,又有什么关系?    接着便是等待圣上下旨,和亲一事正式搬上议程。    可群臣左等右等,都等不来圣旨。    众人心知,是监国掌印大人没有点头。    谁人都知,如今的监国大人沐怀卿曾是德安公主的旧仆,却被公主杖了一百逐出了公主殿,现在沐怀卿得势,两人自是新仇旧怨,势同水火。    如此这般针锋相对,也不奇怪    可略一细想,也有奇怪的地方。    德安公主愿意去和这谁都不愿和的亲,本就奇怪。    而被公主极不待见的监国大人,不应该爽爽快快地让她去了,从此眼不见为净?    众人摇头,皆叹看不懂这一幕究竟为何。    但边关战事不可拖延,议和使者返回盛京后,内阁正式上书启奏和亲与筹备开放五洲市集等事宜。    朝会之上,监国大人依然没有表态。    而这一次,武官之列,已有人看不惯文臣苟且求安的丑态,讥讽嗤鼻。    同样,也有武将发出异议,若妥协之后,北疆蛮族出尔反尔,又当如何?    不同的声音响起,朝堂上眼看又有意见分裂的趋势。    可这一次,德安公主却拿出了先皇遗诏。    这是一份先帝仅赐予德安公主朱璃芷的遗诏,诏中所述,德安公主的婚嫁之事,由她自己决断。    而现在,她选择了和亲。    众人犹还记得,当德安公主说出了自己选择的那一瞬。    监国大人那瞬间难看到极致的脸色。    一向心思深沉如海,喜怒皆不形于色的监国掌印,竟是用那般刻骨怨毒的神情死死盯住三公主。    眼中有怨和恨,还有荒芜。    而后,他慢慢笑了。    那笑容美极,艳极,却也令人毛骨悚然至极。    当晚,新帝下旨,准奏与乌戈和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