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6  (第1/2页)
    宫人低声道:“再过几日, 想必就会传遍长安。”    显然并非作假。    锦书心烦意乱,却不好表露出来,细问几句,吩咐打赏那宫人,便如同往日那般进了内室, 坐在窗边椅上出神。    江南富庶, 少动刀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此次起事, 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她细细问了那宫人,知晓乡民起事皆因州府长官为了年终绩效, 于百姓施以苛捐杂税, 惹得怨声载道,终于酿成大祸。    这种怨愤起的快, 散的也快,只要朝廷表态安抚, 惩处首恶,没多久便会退却消散, 更不必说大周休养生息多年, 兵强马壮,远非十万乡民所能比拟。    这样简单的道理,锦书自己都能看的明白, 承安更不该糊涂才是。    他生性沉稳,即使出了她这档子事,这么久过去,也绝不会做出这等不智之事。    要么是其中有误会,要么……    是有人刻意陷害。    只是,无论真实情况是哪一种,都不是锦书能插嘴的。    圣上本就不喜这个儿子,加之她与承安本就有一层渊源,二者交叠,她若是出言说什么,只会火上浇油,害他更深,却无益处。    如此一想,锦书也就收了担忧心思,如同往常一般,不显半分异态。    事实上,直到这会儿,御书房里对于楚王之事,也没个准话。    “楚王留居江南,此次出事,必然有责任,然而,”一个上了年纪的臣子道:“究竟是他伙同叛逆,还是失陷城中,被逆党借名行事,却是未知,确切消息传来之前,不好贸然定论,若是被叛军流言所挟持,反倒害了楚王,岂非叫人耻笑?”    “周大人所言差矣,”赵王侍立一侧,闻言反驳道:“楚王兄镇守江南是事实,因他失职,致使逆党兴兵,也是事实,怎么到了你嘴里,他便是无辜受屈?即便能够回返长安,也该朝廷问罪才是。”    赵王原是圣上诸子之中最有前途的一个,这些日子却过得提心吊胆。    生母贤妃是后宫之首,也给了他诸皇子中最好的出身,然而柳贵妃异军突起,这半年以来,竟是专房独宠,简直叫人觉得那是狐妖降世,迷了圣上心魂去。    那毕竟是贵妃,先天就压贤妃一头,他日生子,出身便是诸皇子中最好的,到时候赵王既非最贵,又非最长,岂不是要到大街上喝风?    所以这一遭楚王出事,不管是真是假,他都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一举将承安踩进泥里去,永世不得翻身!    他这点心思,在座几人皆是明白,只是为了彼此脸面,不欲当场点破罢了。    说到底,最终如何,终究是要圣上拍板。    许是因为前方传来的消息太少,时局未定,许是因为不欲早下定论,到最后,圣上也只是将这事儿暂且搁置,安排将领率军平叛,又叫人前往安抚,严惩相干官员。    这事表面棘手,实际上却也简单,不出三月,想必便能了结。    几位臣子相携离去,赵王细觑圣上神情,不敢久留,随即告退,原本半满的书房,转眼间便空荡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