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知青去种地_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42节 (第1/2页)

    粳稻一共460斤,姜棉这边分300斤,五奶奶分160斤。

    糯稻一共350斤,姜棉这边分230斤,五奶奶分120斤。

    五奶奶看着分摊开后自家得了这么多粮食,还都是精粮。这是他们一家子在生产队一年的份额都没有的量。另外还有能换来油的几十斤花生。

    她的眼角瞬间湿润了。

    “姜知青,真的谢谢你们。”五奶奶含着眼泪说道。

    “不用谢我啦,要说谢也是该谢谢你。你们选的宅基地好,我们才能在这里开荒。”

    “行。我也不跟你们客气了,日后要是有什么是我老婆子能做的,你们开口就是。”

    姜棉点点头,然后领着小伙伴们帮她把粮食都搬回了屋里。

    等回到自己这边,姜棉开始算他们内部的账。

    这次自留地的收获,一共得了700多斤细粮。

    玉米已经脱粒,打成粉的过程损耗不大。可以按200斤算。

    至于稻谷。秋稻的出米率高一些,而且李国强给他们的粮食都是顶好的,差不多八成。一起算的话,也有400多斤的米。

    加起来就是600斤精粮。

    他们平常的饭菜油水比较足,粮食的耗费就少了。

    如果是两个女同志,一年也吃不了那么多。男同志的话,两个人也够了。

    那就相当于,一次秋收,可以满足他们一半人的口粮。按这个水平算,光是自留地一年的收成就能满足他们四个人的粮食所需。

    还没算上地里的红薯和土豆。

    生产队分下来的粮食,就算是剩下来了。

    自留地旁边那片牧草,那些鸡是吃不完的。

    所以姜棉的打算,是想来年养上几头猪。

    养猪只是消化了多出来的粗粮,好处却是多多。

    首先是可以积肥。如果养上几头猪,他们自留地里的肥料就不用愁了。

    最主要的是,养大了不但可以换钱,还可以留一头杀了自己吃肉。

    姜棉在上一世,老家附近有些大龄的单身男青年,出去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带着一位来自外省嫁的媳妇。

    这些外地媳妇儿,大都是出自偏僻贫穷的地方。

    她们无论是从语言、服饰、还是生活习惯,都跟当地人有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会成为周围人茶余饭后的议论话题。

    姜棉那时候也爱看热闹,就经常听人议论,说外省大山里的那些人家是年尾杀一头猪,一直吃到来年年尾。

    姜棉小时候没见人吃过腊肠和腊肉,觉得他们是夸张了。

    现在她就打算做这件曾经听起来很夸张的事情。

    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自己的饮食习惯。

    吃鲜的还是吃腌的,其实跟家庭的富裕程度并不挂钩。

    姜棉曾经吃腊味煲仔饭也吃得津津有味。

    至于健康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不要提为妙。

    自己心中有数,控制好食用频率就行。

    姜棉的提议,小伙伴们都无条件赞成。

    楚婴兴奋地说道:“那我们去找李国强预订猪苗。”

    姜棉赶紧把她拉住,说道:“先别着急去,借用猪圈的事还没跟五奶奶讲好呢。”

    “那我们现在去找五奶奶。”楚婴说着抬脚就走。

    姜棉他们几个只得跟着出去。

    五奶奶正在东边的厢房里整理粮食。先一步过来的楚婴已经在说这事情了。

    五奶奶沉默了一下,说道:“有了自留地,你们是可以养一些猪。我这有两个猪圈,你们就用大一点的那个吧。”

    楚婴马上高兴地道谢。

    姜棉想了想对五奶奶说道:“其实如果你想,也可以养一两头猪,或者羊也行。那块荒地上的草,我们也割不完。”

    姜棉他们天天割草喂鸡,五奶奶是有所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