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0节 (第1/2页)
连神宗见到他都愣了一下。 早年皇商每每年末朝献,宴上他对黄家那个肥胖丑陋得出奇的嫡子,有些印象。 “可是金陵黄家嫡子?” “回陛下,正是。” 说不紧张是假的。 黄家通敌叛国的罪是坐实了。 虽说他急智,及时破财消灾与那些个蠢货撇清了关系。 可谁也拿不住皇帝他算不算旧账。 通敌诛九族不是什么新鲜事。 何况当时力排众议轻判的太子已作古,谁知道老皇帝这会儿还认不认账? 好在皇帝还是认的。 他淡淡应了句,“明孝当初留你一命,你当知感恩知报,今后要谨记先太子仁义,为大宁鞠躬尽瘁。” “学生受教。” 黄五心中一松,以为面圣环节结束。 哪知老皇帝招了招手,竟对他卷子感起兴趣。 苏训会意,忙将手中答卷呈上。 黄五跪在殿中,冷汗唰一下就流了下来。 千字文章,皇帝却翻得尤为细致。 他不紧不慢,黄五却犹如被串了签子架在火上炙烤。 他不住回想,作答时一心念着抢状元,有没有写下什么不当言辞。 可不论想几遍,都没有啊。 他惯爱剑走偏锋。 这题不好答,他便干脆抛开本朝不谈,只从一个“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讲起,将顾悄课上理出的历代帝王简介彻头彻尾过了一遍,专挑开国前两位皇帝归类。 这位精明商人,用统计学的科学数据,揭开了一个真理。 凡二代皇帝要不暴戾短命,要不继位之路极其坎坷,究其原因,群虎环伺,权力难以集中,是以新帝若不以武摄人、怀柔治世,大都江山撑不过两代就要易主。 神宗阅过,龙心大悦。 他自行带入:说高宗接不住江山,不就是变相承认他替他大哥守住了江山? 退一万步,他替大哥斩杀云门外戚权臣,瓦解周氏王朝旧势,平定卷土重来的蒙古铁蹄,怎么不能算于大宁有功呢? “呵,你文思倒是新奇。” 良久后,神宗放下答题卡,“只是对策部分,你所提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措施,设想过于不经,便是再用上百年,恐朝廷财力也无法支撑。” 黄五小心翼翼答话。 “回禀陛下,学生以为只需十年。 最为耗费钱财的义务教育一事,太祖已经打下基础。 至于医疗、养老,这些有进有出,如何推行,臣算了一笔细账。” 说到兴奋处,他径自从胸口掏出一面金算盘。 啪啦啪啦敲敲打打起来。 嘴里时不时蹦出几句陌生名词。 什么养老保险、周转池,什么医疗报销,基础卫生防疫和医馆建设…… 最终,他算盘一收,得出结论。 只要每年用于以上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低于国家财政的1/3,就能进入良性循环。 好的生产关系必定带动生产力的飞跃。 人有劲儿了,何愁无米无盐无铁?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岂会捉襟见肘? 好像挺有道理的。 神宗被他算盘珠子崩得头晕,挥挥手示意苏训拆下一卷。 见过言辞犀利的,见过天马行空的,再看原疏这投机取巧的,神宗兴致缺缺。 好在他也没提要换人。 按照惯例,他要在三人中点出状元、榜眼和探花。 通常文采最胜的点状元,长得最俊的点探花。 但往届甚好区分的,这科却有些难办。 实在是一水儿青年才俊,个个都赏心悦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