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41节 (第2/2页)
吃货挺有研究精神,还留了两串准备晒成葡萄干。 可惜挂得不牢,不知道是被风吹的还是鸟抓的,反正掉在了地上。 风干葡萄计划宣告失败。 几位知青刚把姜棉院里的山核桃的皮全部处理完,铃木生产队的秋收工作就要开始了。 ◎最新评论: mark 俩吃货 撒花 -完- 第40章 秋收 · [ 在秋收开始之前,姜棉让两位男同志宰杀了一只母鸡,和他们捡来的野] 在秋收开始之前,姜棉让两位男同志宰杀了一只母鸡,和他们捡来的野板栗一起做了道板栗烧鸡。 黄澄澄的一大盘,鸡肉咸香嫩滑,板栗粉糯,大家吃得都很满意。 就连庄清梵这个平常给人感觉不怎么注重口腹之欲的人,都连连点头称赞道:“这个好。” 既然大家都爱吃,以后可以多做几次。 姜棉想着,把摊晾过的板栗装进网兜里,然后挂在走廊的梁上。 吃完了板栗烧鸡,铃木生产队的秋收就开始了。 秋收相比夏收而言,时间没有那么紧迫。 但也只是相比而言,持续而强大的劳动输出,还是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感觉脱了一层皮。 有的人,也有可能是脱胎换骨。 看见有人天不亮就下地,天大黑还没下工;也有人千方百计请假。姜棉和小伙伴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他们自留地的水稻是在双抢过后才插秧的,不过姜棉选的这两个品种的生长周期比生产队的要短一些,成熟时间跟队里的差不多。 当生产队的稻谷收到一半的时候,姜棉跟小伙伴们跟李国强请了半天假,把自家自留地的稻谷全收割完了。 那些鱼他们没有抓,放了一些水进田,再扔一些草进去,打算让它们再长长。 没有打稻机,脱粒的时候还是比较辛苦。 生产队的会把稻谷拉到晒谷场去,铺开后牵牛拉着碌碡来碾。个人自留地里的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八分稻田,四个人不用小半天就可以把稻全部割完,脱粒才真正地考验人。 姜棉他们给稻谷脱粒用的是甩打的方法。 中午上完工,他们就请假了。四个人两三个小时就把稻谷全割完了。 当到了甩打的这个环节,用的时间比割稻还久。 姜棉看着空间里的收割机,打稻机,却只得乖乖地进行纯人工操作。 直到天大黑了,几个人才弄完。 累得人想直接躺下,姜棉也没什么心思做饭。 煮锅开水,放两把挂面,打几个鸡蛋进去,加上青菜一锅煮。 幸好前段时间姜棉炒了一锅香菇酱,用干净的玻璃罐密封好之后收了两瓶起来。这时候拿出来就面吃正好。 秋天的天气脾气还是很好的。 在整个秋收过程中,没有发生类似于突然降雨这种让人郁闷之事。 秋收结束,可以种红薯的花生地,在割稻之前已经种下了。而很多水稻田,因为太湿了,或者是那些常年有水泡着的,基本上是种不了第三季的。只能闲置着或者沤肥,积蓄力量等待着来年的春天。 秋收之后,除了晾晒,其他的事情都不急。 而李国强,这时候迫不及待地来找姜棉。 姜棉让大家一起把已经晒干清理过的稻谷拉了出来。 过秤之后一算。 粳稻收了460斤,糯稻收了350斤。 相当于粳稻是亩产1100斤,糯稻是800多,不到900斤。 李国强压下心里的激动,给他们留下来年的种子,把其余的稻谷拉走了。之后让人把该换给姜棉他们的粮食拉了过来。 一共1000多斤的粮食,另外还有200多斤的花生,十几个麻袋,在院子里都摆成一大片。 楚婴朝谢东和示意道:“快去好好看看。想抱就抱,想躺就躺。等会儿东西就要入仓了。” 谢东和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拿眼就去瞪她。 姜棉却是进了屋,拿了笔和本子出来,开始算账。 花生一共给生产队换了228斤,姜棉这边分150斤,五奶奶那边78斤。 玉米一共310斤,姜棉这边分200斤,五奶奶分110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